本版导读
监督与制约更重要
——一位老百姓眼里的“反腐图片展”
9月13日至20日,由西安市纪委主办、西安市直机关工委承办的“西安市反腐倡廉图片暨书画展”向社会开放,有35个典型案例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在人们一片叫好声中,一位老百姓却发出了理性的声音:监督与制约比图片反腐更重要。
9月13日下午,在省历史博物馆宽敞的展厅,西安市劳动局和科技局的干部们列队,跟随讲解员逐一参观那些自己甚至认识的腐败官员的案例图片。只有他是自个认真地阅读——
“周利民、刘怡冰,中国建设银行西安分行北大街支行业务部原主任和业务部原内勤,伙同他人鲸吞近五亿,号称‘陕西第一贪’……”
他的形单影只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他是一位退休老工人,姓张,就住在历史博物馆附近,他说:“这是一个主要办给干部们看的展览,老百姓只能算是旁观者,但旁观者清!”
“这个展览主要是经济犯罪,案例过于简单,缺乏过程描写,也没有人性化的犯罪心理分析,案例中涉及到的大多是“小蝥贼”,对小干部也许确有警示作用,高干就难说了”。
他接着说:“是缺乏监督的权力,把这些人带向地狱。对权力和欲望的放纵,它让人沉迷,然后迷途。迷途中有些人可以‘知返’,但更多的人,‘一误百误,悔之晚矣’。”“因此,爱护官员的唯一真正有效的方法只能是:监督与制约。”
走出历史博物馆,曾经阴沉的天已经晴朗了,看着进进出出的大小官员,张师傅感慨道:“当然,有这样的展览总比没有好,它至少证明政府对腐败问题没有放任,官员们对腐败现象没有麻痹。而只要我们还都在积极地做,就一定有希望!”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