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22日
头版
01

无证经营卫生工商部门的心头之痛

阜阳奶粉事件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那么西安北院门地区为啥有90%以上的餐饮经营户长期属于无证经营呢?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西安市莲湖区卫生防疫部门。市场检查大队队长韩炳善为记者揭示了无证经营长期存在的根源。

韩队长说:无证经营在西安市十分普遍,无证经营指没有卫生监督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没有营业执照、没有税务登记。凡从事餐饮业首先要申请到卫生许可证后,才能到工商部门进行工商登记。

按照莲湖区餐饮卫生16项基本标准,50平方米以下的餐饮单位,其厨房的最小面积不得少于8平方米,厨房与餐厅面积之比≥1:2,就这一条,90%以上的餐饮经营户都不合格。

“有的餐饮经营户符合条件但怕办健康证花钱,也不办理卫生许可证。”卫生监督部门去检查,发现无证经营,开处罚单,但人家就是不交,我们没有强制措施,只有靠法院来执行。因此这些事就不了了之。

作为卫生监督部门,担负着市民饮食安全卫生的重任,我们也想管好,可靠卫生部门一家根本无济于事。为市民创建一个安全卫生的饮食环境,需要政府下大力气,综合治理。 韩队长说,市民无论到哪家吃饭要先看看墙上有无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是否佩戴健康证,如果没有立马就走人,最好别吃,这不光为自己健康考虑,也要让那些无证经营户无法经营下去。否则有证无证一个样,无证经营照样生意红火,谁还愿意办证?改变饮食不卫生不文明现象要靠全社会共同努力。

饮食行业无证经营为何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根治呢?西安市莲湖区工商局公平交易所的赵所长说,这是一个难题,按法律规定的确应在取缔之列,可真正执行起来,却面临诸多问题。

他说,北院门地区是以经营民族风味食品为主,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模式,祖祖辈辈以此为业。如果因无证经营而取缔,必然引起这些人的生计问题,容易激化矛盾。

在居民小区附近及城乡结合部的城中村有大量的饮食店,从业人员大多数是下岗职工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他本来生活就艰难,以此养家糊口。按照国家政策,这些弱势群体政府部门应该照顾和扶持,而不是取缔。

经济收入决定人的消费意识,无证商贩以其便利、价格便宜满足了一部分低收入阶层的饮食需求。这些人对价格的关心程度高于卫生和健康。因此要彻底解决西安饮食行业脏乱差和无证经营的状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对旧城区进行改造是根治卫生陋习的唯一办法。这样,不仅能把民族风味食品发扬光大,又安全卫生,便于管理,以利于形成西安独特的饮食文化。 本报记者 宫玺峰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