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块点心和几块香皂
[咸阳] 老王
那是七十年代初,我一个关中农村娃走进了工厂的大门,学徒工,有工资十八元,省吃俭用一月还能剩下三、四元钱,就托人给我买了几块肥皂。
休探亲假时,我拎个小黄挎包赶回老家。一家人坐在能望见星星的小木屋里,说说笑笑真热闹。我当着众人面打开黄挎包,取出给母亲买的一包点心,再抖落出那几块肥皂,嫂子的眼睛立即瞅上了那几块肥皂,只有五岁的小侄子伸着小手去抓点心,被嫂子挡了挡,因为母亲在场,等待母亲发话。
望着围坐着一圈的儿女们,母亲慢慢地说:“久儿拿回来这些东西,你们都甭要,有用呢。”大哥二哥似乎有所悟,不吭气,嫂子咂了咂嘴,小侄子却嚷着要吃,小弟弟眼盯点心,笑着说:“看妈咋分呢。”
母亲打开点心包,共八块点心,取出一块说:“乖孙子,拿去吃吧。”小侄子不闹了,高兴地吃起来,小弟弟却咧着嘴,母亲拍了拍他的头说:“娃,你大了,要懂事。”
母亲重新包好,慢慢地说:“这点心给大队支书送去,这肥皂给咱村狗胜、黑娃两个队长送去,咱俭省一下,你大哥的庄基子一直没批下来,你二哥他大了,张村他二婶正给操心说媳妇呢,得送一块,唉,你看咱房也烂了,还要修房,给工匠得一块。”
母亲分完了,用布帕包好,揣在怀里,站起来,柱着拐杖,踏着月光慢慢地走了出去。
我忽地一下站起来,紧赶几步:“妈,我去。”
妈回过头来,月光照在他那慈祥且苍老的脸上:“你一路跑累了,早点休息吧。”
妈走的狠,拐杖敲打着地上的碎石子,嗒—嗒—嗒……
我怅然的站在门口,哥嫂兄弟们也站在门口,望着母亲那颤悠悠的背景,在银白色的月光下晃动,渐渐地消失在村巷子里。
一晃三十年,家乡巨变。过去泥泞的乡间土路,现成了柏油路,过去低矮参差不齐的土房小村,如今楼房林立,整洁漂亮的街道,平坦的水泥路面上来往穿梭着各种车辆。
母亲年近九十,身板还硬朗。每天除了送接几个曾孙上学外,总是坐在楼房门前那棵老槐树下的石墩上,静静地不知在想什么。
母亲在想什么呢?是否在想那逝去的岁月。看着母亲,我总想起她怀揣几块点心和肥皂出门时的坚定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