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秦都区东南坊村富家兴村走新路
咸阳市秦都区东南坊村党支部书记姚振军、主任崔峰依靠党的富民政策,带领全村3000多名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狠抓经济建设,帮助农民致富,走出了一条富家兴村的新路子,在当地传为佳话。
东南坊村地处咸阳市西郊城乡结合部,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1550亩耕地,宝泉公路和陇海铁路由此经过,辖区与西北橡胶厂、彩虹集团、124研究所、704厂等数家大中型企业毗邻,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潜力。村领导班子抓住这一机遇,通过组织村组干部、党员、中心户长和村政、公有设施管理人员结合本村实际,学习讨论上级有关发展乡村经济的精神,提出了本村的发展措施。他们还分别召开村民代表、还乡职工代表、全体党员参加的“求团结、谋发展、统一思想”座谈会,使全村群众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广大干部群众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今年上半年开始,先后在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村办企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村领导把教育作为首要工作来抓,今年共兴建了48户教师住宅楼,解决了教师的后顾之忧。在解决群众生活方面,已开发建设了10户住宅小院,计划建设住宅楼10户。为落实“温暖工程”,村里组织专人照料孤寡老人,对贫困户村里资助购买生活、生产资料。为了把中央一号文件落到实处,真正减轻农民负担,他们加大了生活设施建设的投资,在涉及村民生活、生产方面的建设中没有收群众一分钱。同时,为了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村里设专人组织、联系劳务输出,现在已有700多人在全国各地和国外务工,输出人员年收入近350万元,并利用村办企业、驻村企业解决农民就业问题。通过这些措施,全村基本上无闲置劳动力,有效解决了农民的收入问题。
东南坊村紧靠城区,人口流量大,交通便利,通信畅通,为发展农村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们多方引资,成立了招商引资机构,发展村办企业和私有企业,为建设东南坊村工业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先后协办企业3家,正在建设三层综合门面房1栋、沿西宝引线商业街一条,并对村农贸市场进行了重建。村办和协办企业的发展搞活了东南坊村的经济,也富裕了一片农民。
要发展农村经济,就必须加强村容村貌建设,这是东南坊村干部群众的共识。他们在认真规划整治的基础上,今年重建了北一街等主要街道的绿化带,在南三街铺设了800米水泥路面,对主要道路进行了修整。如今的东南坊村干净、整洁,为经济的腾飞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景冬波 李民贵
图为团结奋进的领导班子(左三为村支部书记姚振军、左四为村委会主任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