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11月04日
财政·国际
04

中国利率上调的震动

10月29日,央行决定加息,虽然加息的幅度并不大,只有0.27%,但是在国内外引起的反应之大超乎我们的想象。

上证指数以1316点跳空低开26点,最低盘中见到1304.07点,下跌了足足有38个点。不过探底的举动并没有维持太长的时间指数便反弹至1337点,尾盘略有下挫,收报1322点,最终下跌20多点。

上证指数的反应虽然有扩张的成分,终究在我们意料之中,而国际市场无论是股票、债券、汇率甚至油价都发生了剧烈的震荡,让我们第一次领略了来自中国的力量。受中国加息和美国加大战略石油储备的双重影响,纽约交易所的石油期货连续两天大幅下跌,3月期货价从10月26日的55.17美元跌至10月28日的50.9美元,跌幅为6%,10月29日虽有回升也仅止于51.76美元。纽约汇市早盘美元对一些主要货币,特别是亚洲货币和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货币汇价一度走高。债券市场反应同样,短期美国政府国库券价格下降,收益率上涨超过0.15个百分点。虽然在纽约证交所上市的中国概念股价格下跌,但是道琼斯指数却在当日出现1.15%的升幅,不仅重返10000点大关,而且还在第二天持续上涨了22个点,纳指也在当日大跌2.11%。新华社出版的参考消息在转载世界各大通讯社和报纸的评论时做了一个相当有冲击性的标题:中国利率上调震动全球市场。

为什么中国政府决定加息会有这么大的动静?

美国财政部长约翰·斯诺说,提高利息表明,中国在朝着自由市场原则迈进。斯诺的话不是没有道理,此次央行在加息的同时,还取消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的上限,这的确意味利率市场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日本读卖新闻则引用日本经济学家的话说,中国经济如果因时隔9年加息而实现软着陆,那么,以纳入稳定增长轨道为目标的日本经济的重大不稳定因素之一就“等于业已消除”。

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经济学家奥德丽·蔡尔德·井里曼说,此举降低了中国经济衰退的长期风险,更广义地说,这降低了世界经济衰退的风险。

中国加息的意义真的有这么重大吗?

2004年10月26日,纽约市场原油价格再度突破55美元,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认为,如果油继续在每桶50美元或更高的价位徘徊三个月,就可能导致对经济的全面冲击。而国际石油价格之所以会在10月22日和10月26日两天被推上55美元,期货市场的国际炒家持有的理由之一竟然是中国公布的9月份经济增长率高过预期,这正是一年多来西方媒体不断炒作的“中国饿虎论”概念。如果看一下纽约商品交易所轻质低硫原油期货价格的走势,大家就会发现,2003年的石油价格总体还是平稳的,高点也不过就在30美元左右。进入2004年,石油期货的K线图出现了我们1999年“5.19”行情中才能见到的疯牛走势。1月份,价格是32.5美元,6月份的价格已经突破40美元,8月份冲至48美元,9月有一个回落至42美元,不过从此之后却直冲云霄,连连突破53美元,54美元,直至55美元。

央行加息会不会就此刹住国际石油价格的疯势,现在不好肯定。但是加息意味着宏观调控加码,意味着经济降温加力,这一切将反过来影响中国对包括石油在内的能源的消费,影响国际炒家的预期,情况就会发生变化。明白了这个道理,就不难理解股市的走势了。

(水皮)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