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让《劳动法》成为维权利剑
·白天亮·
前不久,《劳动法》颁布10周年研讨会在京举行,上百名来自法律界、大专院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劳动法》颁布10年来发挥的重要作用,同时指出《劳动法》本身及其执行中的一系列缺陷:诉讼程序繁琐、补偿规定不合理、存在相当多的空白点、执行不力……
在这种情况下,方方面面在总结《劳动法》颁布执行十年得失之时,的确应该好好地考虑一下,如何让《劳动法》真正成为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利剑。
从法律本身看,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迅速发展和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如今的劳动关系与十年前相比呈现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任务也远比十年前艰巨得多,其中一些规定已不能完全适应现实情况,亟需进一步完善。从法律的贯彻实施看,加大执法力度极为迫切。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劳动者指责劳动监察执法部门执法不力,而监察部门也是一肚子牢骚:目前全国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担负着监察2700万户用人单位的任务,却只有不到2万名监察员,1/5的地市和近一半的区县没有专门的劳动监察机构,人员不足,缺少有力的手段,使他们力不从心。这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队伍建设,改进监察执法方式,建立多部门综合治理机制,使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有力的查处。从外部环境看,劳动者的维权意识在增强,劳动纠纷案件日趋增多,要求政府部门以积极的态度协调劳动关系,以主动的监督来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不受损害,而不仅仅是事后处理纷争。
一个好消息是,《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等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已在起草制定,完善《劳动法》的调查研究也在进行中。我们相信,随着关系着广大劳动者切身利益的各项法律的不断完善,随着有关部门执法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劳动法》必将真正成为劳动者手中的维权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