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农民煤矿工期待“转工”
编辑同志:
去年,韩城矿务局恢复从农民煤矿工中招收合同制工人政策后,目前已有2批245名农民煤矿工跳出“农门”转为合同制工人。韩城矿务局从企业发展和稳定大局出发,打破阻碍企业发展的临时性用工制度,让愿意扎根矿山的农村青年首先转为合同制工人,使一部分农民工在煤矿安了心,看到了希望。
上世纪80年代末,国有煤矿取消了内招、接班等政策,农民工随之成了煤矿企业用工的主要来源。一批批农民工涌入矿山,肩负起了采掘一线生产的重任,逐步成为煤矿新的生产力代表,他们以朴实勤劳为矿山生产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他们是农民工,思想的不稳定性、工作的随意性和局限性等,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乃至经济效益。加之农民工在煤矿企业的医疗、养老、伤残待遇等问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又直接造成了农民工流失严重。当生产遇到困难,最需要人员时,他们却离开了,生产形势好了他们之中有的人又回来了,让煤矿企业管理者十分头疼。没有办法,煤矿只好不停地招工,不惜人力、财力对农民工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不稳定的农民煤矿工队伍,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影响是比较严重的,如何解决煤矿企业使用农民工的矛盾,维护好他们在企业的权利和利益,使他们长期安心在煤矿工作,改变煤矿现有的用工制度,是目前摆在煤矿企业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农民煤矿工是煤矿生产的主力军,对煤矿的生存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应该成为煤矿企业的真正员工,享受和正式工一样的待遇。许多农民工都希望不久的将来,能实现这个愿望。但要满足他们的愿望,又不是煤炭企业自身能解决得了的,需要国家相关劳动用工政策的支持。韩城矿务局在农民煤矿工“转工”方面迈出了一小步,农民煤矿工期待着上级有关部门适时调整劳动用工政策,让熟悉煤矿作业环境、具备一定安全操作技能的农民工兄弟都转为合同制工人,让“农民工”一词在煤矿永远成为过去。 (陈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