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4年11月25日
职场纵横
03

温室大棚里的再就业风景线

走进下岗职工陈永新的温室大棚,记者立刻被一片新绿包围了——半人高的番茄藤萝丝丝绕绕,青翠欲滴,长势喜人。“看咱这苗子长得多好,明年1月就可以摘果上市了!”陈永新和妻子刘淑琴脸上满是幸福的憧憬——像陈永新这样在蔬菜大棚里就业的下岗职工,咸阳市目前已有194名。

咸阳市在农业岗位的开发上,定位于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大棚蔬菜种植。渭城区北杜镇南朱刘村距市中心10公里,空气清新、日照充足,被选为咸阳市第一个下岗职工大棚蔬菜种植基地。该基地占地203亩,共有97个温室蔬菜大棚,每棚占地0.9亩,可安置194名下岗职工。经过遴选,咸阳市把首批名额给了下岗职工较多的省第一毛纺厂。

从没务过农的下岗职工种植大棚蔬菜风险有多大?在协议上,我们看到,政府把职工的风险降到了最低。首先,大棚由政府出资建设,下岗职工不用出一分钱。其次,政府还为每个下岗职工提供3500元的小额担保贴息贷款,解决他们流动资金的不足。第三,大棚是以政府的名义租下的,租期长达8年,从第六年开始,下岗职工才需交纳土地租赁费。第四,政府还免费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并长期派驻8名农技人员现场指导。

从车间进田间,由工人到农民。在市劳动保障部门及厂里各级干部耐心细致的宣传动员下,省一毛194名下岗职工克服巨大的心理落差,顺利上岗。今年10月初,他们播下了第一茬希望的种子。

目前,97个大棚的黄瓜、西红柿、圣女果等无公害蔬菜长势良好,预计到明年元月5日前后就可上市,刚赶上元旦、春节这一蔬菜淡季。按最保守估计,一个大棚仅半年就可收入6000元。据悉,在“一毛”职工的带动下,现在,二毛、二针、二棉等纺织企业的下岗职工及部分失地农民都争着、抢着要种大棚蔬菜。为了满足他们的就业愿望,最近,咸阳市又在秦都区规划了150亩的大棚蔬菜种植基地,作为开发农业就业岗位的二期工程。

■文锋 杨川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