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百姓
是穷还是富
百姓最低工资标准增长了7倍
苏联解体10余年来,俄罗斯老百姓的生活经历了多次动荡。但自从普京总统2000年上台以来,老百姓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这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俄罗斯国家统计委员会公布的资料显示,4年来,俄罗斯贫困人口从原来占总人口的35%下降到目前的23%,居民每月平均名义工资2003年达到5512卢布(1美元约合29卢布),同比增长10.4%。今年的最新数据表明,在政府下大力气给预算部门职工提工资后,俄人均名义月收入已经达到7368卢布,比4年前翻了一番多。最低工资标准同比增长了7倍。
作为俄首都和最发达城市的莫斯科,情况就更加乐观了。2003年,莫斯科市居民人均月收入高达20269卢布,高收入者主要集中在商业、金融业和电信业,人均月收入分别达39901卢布、25327卢布和16287卢布。收入低的则主要是科技工作者、医生和教师,分别是8104卢布、6806卢布和6050卢布。
觉得生活“还算不错”的人增加了20个百分点
根据莫斯科市政府《商务》杂志的报道,摩斯尔人力资源咨询公司在对世界144个城市的200项居民生活指标进行比较后得出结论,莫斯科物价水平目前高居世界第二位,超过东京,仅次于香港。面对物价上涨,莫斯科居民心态总体平和。据全俄民意调查中心统计,与1998年相比,感到“难以生活”的人由45%降至21%,觉得生活“还算不错”的人由5%增加到25%,认为自己对生活泰然处之的人由24%上升至44%。
记者在楼梯口碰到邻居科利亚,当我问起他对近年来自己生活变化的看法时,科利亚说,他和周围的人大都觉得生活比以前更好,过去即使人们有钱,到商店也买不到什么,而现在只要手中有钱,就能买得到。
教育基本免费,连教科书都由图书馆提供
俄罗斯大体上继承了苏联时期的社会福利政策,社会保障分为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分别由专门的基金会负责,可以称得上是高福利国家。居民分为军人、公务员、教师、退休者、艰苦地区工作者、从事危险职业者、多子女家庭、残疾人、老战士、苏联英雄等200多类,共设医疗、教育、住房公共事业等补贴1000余种。
目前,俄罗斯儿童仍然享受国家补贴,无论出生在何地,孩子从呱呱落地起就享受每月的固定津贴,还可领取牛奶、酸奶、饼干等儿童食品。教育基本上是免费的,学生不用缴纳学费,中小学生可以享用一顿免费营养餐,大学生每月都有固定的助学金,可以免费住宿,教科书则由学校图书馆提供长期借阅,定期续借就可以了。
俄还设立了医疗保险基金会,对1000多种常用药品实行免费;根据不同情况、按照不同比例,个人承担部分手术费。一些特殊人群还享有短期社会优惠政策,比如孕妇凭居民医疗保险卡可免费定期检查,临产住院免费;育婴母亲可带薪在家专职看护,最长为两年;无固定工作的低收入家庭的准妈妈,自怀孕起就可申请免交家庭住房公共事业费;多子女家庭还可享受免费参观博物馆等优惠。
(常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