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长安区在实现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采取周密措施让失地农民在新的环境安居乐业,帮助他们找到新的创业空间。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长安区面临着8万名群众将要失去土地的新形势。如何保证失地农民实现再就业,不仅考验着长安区委一班人的执政能力,而且直接影响到长安区的经济发展速度乃至全区的社会稳定问题。对此,区上出台了关于解决失地农民生活就业问题等规范性文件,从养老保险、提高技能、预留土地、劳务输出等五个方面,为失地村组留下创业发展空间,为失地农民提供长期稳定的生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