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周至县非法占有土地问题全景追踪
昔日家园毁于拆迁者之手
寒风吹得透心凉
刺骨的寒风从终南山吹来,吹得周至县哑柏镇五联村水河堡73岁的张志功老人透心发凉。
他在为住处发愁。县政府一纸红头文件,他家的房子被推了,土地被占了。由于无家可归,一直借宿在村民鸡舍中的张志功,打前年冬里起和妻子在床上挂了一条蚊帐防风,后来,在夜里实在冻得不行,就跑到镇上讨回一块塑料布在床边围起来避寒。
象这位昔日志愿军战士张志功遭遇的何止他一人。在该村原生产队原先的养鸡棚里,蜷伏着四五户十几口人,将三四米长的棚子挤得水泄不通。而每家和每家之间,甚至人与人之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遮挡。
“听说要建什么‘神龙大道’,可‘神龙大道’不见影,我们农民房子拆了一大片”。“我们村有的农民晚上没处住,住在果园里。或者自己住在用大板和塑料围成的帐篷对付。这样的日子还要过到啥时候……
以上记者亲眼目睹,各媒体竞相展示过的镜头,便是国土资源部去年查处的我省周至县政府涉及非法批准占有集体土地案中,所涉及村庄失地农民的真实情景。据国土资源部通报,这起政府非法占地案,拆迁村民住宅76户,清理土地511.2亩,其中耕地309.2亩。
据了解,仅周至县政府2003年3月的一纸文件,还使青化乡新白寨村和哑柏镇裕盛村、五联村、仰天村、哑兴村五个行政村、13个村民小组的564户村民流离失所。
这些事实虽说得到了国土资源部及省上相关部门“查处”,但这些农民的房子,却永远失去了。迫于上级压力,后来县上虽然每户给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的补偿,但这些钱在周至“连起三间瓦房的地基钱都不够”。
然而在周至非法圈占耕地何止这些。据楼观镇团标村农民介绍,2002年9月,周至县与一开发商签订“生态园建设协议”,出让土地即达6000多亩,计划先建高尔夫球场,再建高档休闲住宅;县政府当年10月出台征地补偿标准,规定平原区每亩土地补偿9000元,山坡地每亩补偿3000元。2003年8月,县政府不顾部分村民对补偿标准过低的强烈反对,强行圈占1000亩。开发商已支付土地出让金2330万元。
这几年非法圈占土地造成土地急剧下降,失地农民生存危及到国家稳定,已引起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然而如周至县这样大规模圈占土地问题在国内也十分罕见。时隔两载之后,尽管上级部门已作了一些查处,但围绕着非法占地的核心问题仍有相当一些“待揭之谜”。
周至拆迁事件回放之一:“打开‘神龙大道’突破口
尽管距事发已隔了两个年头,周至县所谓“神龙大道”的被拆迁者迄今说起他们的遭遇仍是谈虎色变。
县委、县政府修“神龙大道”,首当其冲涉及的企业是县物资总公司所属的哑柏镇煤炭站。据该站上级负责人介绍,该站占地评估值86.5万元,地面附着物为8.2万元。然而县政发(2003)16号文规定“被拆迁单位必须服从道路建设的需要,在规定时限内(4月22日)自行拆除完毕……费用自理,不予补偿。在拆迁和工程建设期间阻挠工程者将依法从严惩处。对于工作责任心不强违反纪律者予以严肃处理”。
“面对县领导这种只顾开发商的利益,无视企业职工的利益,滥用职权,违法行政,一分钱也不补偿,拱手要将近百万元的国有资产送给开发商的行为,职工反感对立情绪激昂”县物资总公司总经理朱俊彪代表职工4月16日向县上打报告提出异议,被视为“目无组织纪律”。最后的结果是县上出动警力50多名,铲车两辆,在园区200多名工作人员协助下,哑柏煤炭站被夷为平地,致使该站20多位在编职工流离失所;迄今被强行革职的朱俊彪仍奔波在各级政府之间。
初战的胜利,被某领导喻为“打开了‘神龙大道’工程的突破口”,紧接着噩运降临到了手无寸铁的农民身上。
周至拆迁事件回放之二:警民冲突酿血案
据后来者描述:2003年5月31日,未穿警服的300名干警、县、镇机关及工作组干部400多人,并雇用打手100多人,加上摘掉警车牌的18辆警车,五辆铲车共近百辆大小车辆,浩浩荡荡开进水河堡,在未有任何经济补偿的情况下,强行拆迁地上附着物和农作物。
水河堡数百名男女老少齐出动,老汉、老婆跪地一片,乞求依法办事,青壮年则手拉手排成人墙,挡住了铲车……终至酿成了警民冲突。34名农民被打伤,农民李存安被打断锁骨,打落牙齿五颗;72岁的老党员张号贤为保护自己的庄稼,被人抓住双脚倒拖着在地上转圈子,上衣被磨成一缕缕布条,背上的皮肤被磨掉一块块;曾参加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张志功先是被殴打,在没有任何手续的情况下被关押10天;两辆无车牌的警车被围观群众掀翻,3名未着警服的干警受伤。
此次强行铲除拆迁,由于群众奋力抵抗,除10多亩弥猴桃园被铲毁外,农民的耕地和房子暂时保住了。县上后来把“5·31”确定为“暴力抗法事件”。
周至县拆迁事件回放之三:“夜袭水合堡”
7月1日凌晨3时,大祸再次降临。
当辛劳一天的村民刚刚进入梦乡,几百名警员荷枪实弹闯入水合堡。在未出示任何法律文书的情况下,破门而入,共踏烂村民屋门43合,张团兵等17名农民(其中有段景雁等3名农妇和两名少女)惨遭殴打后,被赤身裸体戴上手拷拉上警车,父亲进了看守所。年仅十六、十七岁的张珂、张姣两名女学生因父亲反对征地受株连,被当作人质仅着内裤赤裸着上身被从梦乡中拽上了警车……
十天后,张志功和张生枝老人受尽虐待,离开看守所时还被收了160元的伙食费;张俊仁、张刚刚等7农民被非法羁押23至46天不等,离开看守所还每人交了500至2500元的“取保侯审金”,连个白条收据也没给,迄今未予退还。
“夜袭”成功,县上派驻的工作组拆除了裕胜、五联村76户农民的房子;水河堡则有37户被拆,近百亩桃园被毁,500多亩耕地被圈占。
周至拆迁事件回放之四:无罪的“罪人”
2003年7月31日,公捕大会在县体育场召开。县委、县政府、县检察院主要领导坐阵主席台,干警将水河堡张团兵、景文斌、张建文、张联孝、张党麦五农民带进会场,经宣布“逮捕令”后又被五花大绑,脖子上挂着“妨害公务犯罪嫌疑人”的白牌子,被押上大卡车在全县二曲、哑柏、楼观等12个乡镇游街示众;杀鸡儆猴后,9月5日,楼观镇团标村15名生产组长到西安某山庄在修“高尔夫球场”的征地协议上签了字。三组组长朱雄阳偷偷跑回家,第二天警车上门,妻、儿吓得哇哇大哭,无奈也签了字;团标村上黄池堡的村民代表朱群阳带头反对过征地,同工作组辩论冲在前头,县上要犁青苗就躺在车轮前,9月16日终被抓捕,被羁押了5个月……团标村民耕地1000亩终被圈占,部分耕地被毁修建鱼塘。
10月17日,县检察院对水河堡张团兵、景文斌等五农民以“妨害公务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11月6日县法院开庭审理,五农民被告律师均以无罪辩护,庭外数千名群众抗议,法院无奈休庭。
11月17日新华社公开披露了周至土地违法问题。11月27日,五名农民才被“取保侯审”回家。历经半年的牢狱生活,当他们返回家园时但见房子不见了,桃园不见了,眼前一片废墟,刚刚步入温饱的农民一夜之间变为赤贫,妻儿相见抱头痛哭一片。
难了的结局
2003年11月17日,水河堡乃至周至县其他乡镇被非法拆迁的农民都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全国大小数以千计的各种传媒刊发了新华社一则不足千字的电讯:国土资源部即日起将公开调查全国五起土地违法案件,其中包括周至县政府涉及非法批占土地。
电讯称:“据群众举报,陕西省周至县政府未经合法批准,即发布《关于杨凌渭河周至县经济开发区征地拆迁有关问题的通告》,要求相关村民清理拆迁建筑物及地面附着物;发布《杨凌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哑柏园区首期道路建设工程方案》,要求群众退出土地。随后,该县的开发区又未经批准占用5个村的460多亩集体土地,并对农民房屋及地上农作物进行拆除和清理,上述行为涉及非法批准占用土地”。
11月20日,国土部调查组飞抵周至。
然而面对已是铁板钉钉的违法案,调查起来则是困难重重。由于人为原因,哑柏水河堡和楼观上黄池受害农民无一人能见到调查组;一些能接触到的人也被告知三不准:一、不准带书面材料;二、不准提“xxx”三个字,“三、一切责任推给x部门;致使调查组无功而返。
几经周折,由周至县朱俊彪等几名党员暗访一月有余后写成万余字的《周至农民在流泪》寄到了北京中央机关和人民日报社,他们的暗访调查报告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吴邦国委员长、温家宝总理收到《流泪》后先后两次作出了重要批示;《人民日报》于当年12月下旬派记者赴周至采访,以《内参》呈送中央,温总理看后第三次作出了重要批示。
2004年3月9日,国土部、监察部三人联合调查组第二次飞抵西安,查实了周至“三大”土地违法案。周至“地案”被中纪委宣布为全国典型大案,被陕西省纪检委列为全省侵害群众利益四大案之首。
6月4日,“两部”调查组作出决定,新华社予以发布:分别给予原县长倪广天(已升任西安市计生委副主任)行政降级处分,给予副县长任胜利予以撤职。
对于这一决定,群众赞同却又不无保留。他们认为由于有人从中作梗,使中央领导对周至问题批示没有得到完全落实,查处被酿成一锅“夹生饭”。
这些不满主要有:一是由于“丢卒保车”,处理仅为行政系统干部;二是在上级查处后相关部门仍顺风而动,直到去年6月县上方发文宣布复耕;三是对“高尔夫球场”等其他征地问题,当《人民日报》、新华社派人来调查时,某些领导还明目张胆搞“瞒天过海”对圈占的上千亩耕地也迟迟未发复耕文件……
据群众反映,怪事远不止这些。县上在违法征地中始终充当先锋的一些部门,竟在国土部已对案件定性后被政府授予当年的“目标责任奖”,领导被奖励2000元;《人民日报》去年6月5日针对周至等地问题配发了“不能用损害群众利益的方式搞建设”的本报评论员文章后,某些相关领导竟然还被授予“人民满意的好公仆”并公诸县报。
对于上级的处理,某些干部也颇不“服气”,去年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便听到了不少,现转述部分如下:
——发展有时就要违规违法。严格按照法律,很可能办不成事情;
——全国每年有那么多违规征地的事情,周至县这次成为“典型”,只是运气不好而已;
——落后地区的发展,可能就是要走圈占土地,兴办园区的路子,这也是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
——“谁干事,谁受累”。这次被查处的都是认真做事的人,这样处理会挫伤干部的积极性;
——要发展就要有牺牲。关键是一些群众目光短浅,思想落后,转不过弯来……
对于这些“公仆”的高论,我们夫复何言。
某些领导常说:我们的人民是最可爱的。但百姓心中都有一杆称,他们默默无闻不等于没有是非观念。如果不能以人为本,随意坑害群众,政府的公信力一旦被损坏,要恢复则谈何容易。
□本报记者 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