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10日

陕西工人报收藏 书画赝品新特点 收藏铜元有学问 人杰地灵说禹州 古玩收藏第一课 翡翠绿色十字诀 “文革”藏品行情看涨 徽章价值正在攀升 广告 广告

当前版:第A4版:收藏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收藏
04

人杰地灵说禹州

钧瓷观音瓶

禹州地处中原腹地,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就是夏部族活动之地,也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都城所在地。后相继称阳翟、颍川、钧州、禹州、禹县。1988年,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改禹县为禹州市。1989年被河南省确定为历史文化名城。境内有轩辕黄帝修道的逍遥观,许由的洗耳台,夏王朝举行开国大典的钧台,春秋战国韩国故城,秦相吕不韦故里,汉张良读书的张良洞等名胜古迹。五千年文明史上,禹州名人辈出,主要有先秦法家韩非子,阳翟大贾吕不韦,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西汉改革家晁错,唐书法家诸遂良,画圣吴道子,五朝元老马文升等。

钧瓷就出产在这个地方。钧瓷始于唐,盛于宋。北宋的徽宗皇帝把它列为御用珍品,并且禁止民间私藏。钧瓷得之不易、烧制又难,所以宋之后的金、元、明、清都把钧瓷称为“宝瓷”,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的说法。

一件钧瓷从采料、粉碎到设计、注浆、修刻、旋坯、对接、定型、上釉、炼烧要经过几十道工序。古书上说“过手七十二,方能成器,其中细节尚不能尽也。”可见制作之精妙与艰难了。钧瓷在官、哥、汝、定、钧我国宋时五大名窑中,“窑变”是她区别于其它瓷种的主要特点,“窑变”出来的色泽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绚丽多彩的图案和色泽,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自唐代开始,禹州城北关、扒村、神后的一带已经有烧造瓷器的了,并且将这一行业发展成当地群众的生活门路。仅在禹州境内,现已发现的北宋窑址就多达40处。(连载之一)

(杨牧之)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