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制约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融资困难结构雷同技术落后
本报讯 省企业调查队最近调研的结果表明,制约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瓶颈”是:融资困难、结构雷同、技术落后。
近年来,虽然在各级政府的关注下出台过相应措施,金融环境有所改善,但由于多种原因,资金紧张仍得不到有效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扩大生产、更新设备、引进人才。多数中小企业贷款难,即使是从银行贷款,贷款的主要方式也是采取抵押贷款形式,而大多数中小企业由于经济实力弱,很难有足够的抵押品,再加上为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少,担保品种少,寻保难,中小企业很难达到贷款条件,加之没有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优惠措施,中小企业获得优惠贷款几乎不可能。
同一区域内产品结构雷同,低水平重复多的问题,也直接影响着规模以下企业的快速发展。从生产方式看,高科技含量、名优新产品少,生产管理传统、结构雷同的企业多;从生产情况看,围绕市场需求自主开发产品生产的少,为其他单位协作配套生产和接受来料加工的企业多。省企调队对西安市临潼区的调研结果显示:仅为陕西省鼓风机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加工有关配件的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就达上百家。而在这上百家企业中就有30多家加工的是同一类型的配件。多家企业为争得加工活,不得不一再降低产品价格。一面是快速增长的原材料成本,一面是微乎其微的销售收入,使部分企业难以维系。
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诸因素中,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弱,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更新慢。省企业调查队的调研结果和各地市队反映的情况表明,本省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中,除少量企业生产的产品是为大企业配套外,多数企业都是依靠当地资源优势形成和发展的,产品均为自主开发、技术含量低的初级品。主要有生产建筑材料类的砖瓦、砂灰、石材等,农副产品加工类的豆制品生产、小食品加工等,以及刺绣加工、木质家俱等。
周至县的刺绣加工户也困刺绣设备老化,刺绣技术落伍,花样品种单一,无法适应刺绣市场的快速变化,导致产品销路减少,产品积压,刺绣专业户急剧下降,仅去年一年就减少近一半。尽管如此,刺绣加工仍是周至县规模以下个体工业的支柱产业。 (明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