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2月17日

陕西工人报职工摄影 英师傅过年 除夕之夜,她值班 爱心大棚菜

当前版:第A3版:职工摄影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职工摄影
03

爱心大棚菜

严冬,寒风逼人。咸阳北塬上劳作了一天的郭玉龙和他的“工友”们团聚在火炉旁,再次聊起了那有关大棚菜种植技术问题。这里没有城市里的喧闹,没有温暖舒适的住所,有的只是凛冽的寒风、单调的生活以及他们对第二次创业的信心。

从去年七八月,陕毛一厂的近200名下岗职工在咸阳市政府的帮助下,来到咸阳北杜镇南朱刘村,种起了反季节大棚菜,原陕毛一厂粗染车间主任的郭玉龙也成了他们这个特殊“农民”群体中的一个成员。郭玉龙和“工友”们为了将这份工作干好,平日就吃住在田间地头,他的小小看棚房也成了“工友”们聚会交流技术的地方。去年的农高会上郭玉龙专程去学习参观,了解信息,并将许多资料带回来和“工友”们一起阅读学习。在这期间厂里也为他们请来了专家讲课辅导,并安排多人作“田间工厂”管理人员。郭玉龙说:“前些日子遇上寒流,如果不是厂里及时送来了木炭给大棚加温,这97个大棚里的蔬菜怕是保不住了。”他表示在政府和厂里的帮助下,一定会把这份工作干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年的辛勤劳作,203亩、97个大棚菜在春节前后迎来收获。厂里为他们的菜订作了包装盒,包装盒上的商标就表明了这一切。

图一 郭玉龙精心种植的大棚菜已在春节前,卖出了不少。

图二 交流种菜经验是他们每个傍晚的一件乐事。

图三 每天早上拉起草帘子,傍晚再放下来是他们必作的事。

图四 在王慧娥的大棚里,亲友、孩子也赶来为她摘果。

图五 近200名下岗工人的辛勤劳动,迎来了第一个丰收的日子。

图六 用蔬菜组成一个“正”字。象征着下岗工人,在政府的帮助下,再上岗,这就是陕毛一厂下岗工人种植大棚菜走向市场的一个商标。

郭玉军 摄影报道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