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经济要发展官员要削减
·周正·
一般来讲,领导者的素质都是比较高的。因此,在一个地方或单位里,如果当官的人多了应当说是个好事,说明这个地方和单位的人才济济,各方面的事情一定会办得更好,而且经济会发展的更快。可是,实践证明并非如此,而且相反。在一个地方和单位里,官员多了毛病就多,非但很多事情办不好,有的还要严重影响和制约经济的发展问题。
说一句可能不大贴切的话,正像古人讲的“猫多了不咬耗子”一样的道理,在一个地方和单位里,当官的多了也未必都是啥好事,弄得不好,也会出现当官的多了不办事、办不好事、办不成事的局面。例如,据最近媒体报道的,江苏省有些乡镇,领导职数严重超编,如有的一个镇就有50多个镇长、副镇长、书记、副书记。由于领导者职数严重超编,给当地农民增加了沉重地经济负担,还由于官多扯皮现象多,农村至今也没有发展致富起来,群众生活贫苦。有关专家分析这种现象是,官员太多,超出了当地农民群众所能承受的能力,造成了经济困难,制约了经济发展。因此,才提出经济要发展,官员要削减的意见和建议。
经济要发展,官员要削减,这说明在干部队伍建设的问题上,也有个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的道理。国家之所以限制领导指数,而且专门制定下发了编制方案,就是注意了实际坚持科学的领导观的道理。而现在越是在基层单位越小的地方,越是在经济不发达的贫困地区,所配置的领导者指数就越多。由于领导指数过多,既然有那么多的人都当官,就都得赋予一定的权力和责任,有了权力和责任又都想发挥,而且还想“创造性”地发挥更大的权力作用,那就必然造成领导者之间相互争权夺利,相互拉拢自己的势力和地盘。这样必然弄得人心相互戒备提防,相互制约,又怎么能用心思去干事呢?
一句话,官多容易产生的毛病就多。要想风气正,要想加快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就必须净化淡化官本位意识,下狠心精简和削减冗官冗员才是良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