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街头黑职介“黑”人没商量
2月25日,记者来到西安火车站附近一家招牌为“西安益民信息服务部”的职介所,一些民工正忙着登记,记者表明想在超市找一份文员工作,工作人员告诉说正好东门附近有一家大型超市招人,记者说自己只是高中毕业,并且忘记带身份证,他回答说,只要真才实学,这些并不重要,交30元钱就可以去超市面试。但是东门附近并没有什么大型超市,只是小区内有几家中型便民超市。记者故意说钱在老乡那里立刻就去拿。
出门后记者分别致电几家超市,但他们都表示没有招聘文员。距离东门两站路的晶众超市也称没打算招聘文员。记者又来到附近的几家职介所,打听到中介费都是50元,都不能出示相关证照,有一家连门头的招牌也没有。
2月26日一大早,记者来到位于建东街13号的西安市职介家政中心,这家店里的老板看到记者进来后,非常热情地询问要找什么工作。记者将在黑板上看到的招工信息说了出来,希望找到一份文员的工作。这位老板十分爽快地答应说,没问题,并保证每月会有五六百块钱的工资。老板让记者先填张表,共计交纳50元钱,半年之内保证找到满意的工作,记者就提出能否看一下执照。刚才还满脸堆笑的老板马上变了脸色,称证照暂时上交正在年审,等几天才能办下来。让记者回家先考虑清楚是否真想找工作。
江西籍农民工陈某介绍,他来西安打工已有3年了,他曾经被职业中介骗了好多次,现在不管正规还是“黑中介”他都不愿去,宁可等待老乡互相介绍进厂务工或在大马路上等厂家出来招人。
然而,初来乍到的农民工却成了一些不正规职介的猎物,主要是因为那些不正规的职介的门槛低、收费低,即使遭骗也不会耗很多钱;另外,提供相同的职位,这些中介提供的待遇明显要高;再则,这些中介所处的位置比较好找、他们的“服务态度”相对会好一点,很热情。
在西安火车站附近,有10多家的黑中介,这些中介还将一些用人单位的招工信息写在黑板上,放在路边,不少居住在此的居民介绍说,春节过后,前往这些黑职介的求职者一天比一天多。一些黑职介的工作人员也称,节后,前来求职者暴涨。为何求职者偏偏选择那些会坑骗求职者钱财的黑职介?
其一,高薪引诱。在太华路附近的一家黑中介,招聘一名储备干部,高中学历即可,试用期月薪就是1500元,还包吃包住,还有社保等。
其二,调低门槛。黑职介仅要身份证和学历证书即可,有无工作经验都没问题。
其三,介绍费便宜。记者在解放门附近的一家中介“找工作”,受到一名自称姓何的经理热情接待。何经理询问了记者的学历、户籍所在地、身份证等,后称:“你较适合做人事方面的工作。”之后他让记者到财务处填表交170元的报名费。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后,报名费也从170元减至100元……最后他说:“看你初来乍到,交30元算了吧。”
一位知情者介绍说,“黑中介”骗取求职者报名费等钱财的伎俩,一般不外乎以下几种,求职者应当警惕。
伎俩一:暗设高门槛逼退求职者。求职前,黑中介往往有板有眼地称,如果求职不成,可给予退款。求职时,黑中介将用人单位吹得天花乱坠,等求职者交了报名费后,又被告知要交纳数额更大的服装费等其他费用才能上班,数额往往数百元,令求职者无力承受,白白损失了报名费。
伎俩二:黑中介伙同用人单位合作骗钱。求职者到黑中介求职,黑中介满口答应,并迅速将求职者带到用人单位面试上班,但求职者上不了几天班,用人单位就会以种种理由将求职者辞退,从中共同骗取报名费。
伎俩三:调虎离山逃避责任。在路边的电线杆等经常可见一些黑中介打出的广告,应聘者在交了介绍费后被通知去某公司上班,但不是找不着上班地方,就是那地方根本不存在。回头去找黑中介,发现中介往往已是人去楼空。还有一些黑中介利用求职者多为外地人,就利用恐吓手段等威胁求职者。
伎俩四:骗取劳动力。有的黑中介本身就是用人单位——私营企业、个体饭店、酒馆,由于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普遍存在,就常用“不断录用,不断炒鱿鱼”的伎俩役使一个又一个的廉价劳动力。
陷阱这么多,求职者应如何保护自己?劳动监察部门提醒说,辨别黑中介其实很容易,一是看证照,正规的中介要挂出营业执照、中介服务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的原件(复印件无效),且这些证件必须通过年检;二是收费明码标价,国家规定求职登记费为10元,介绍成功收费为普工10元、初级20元、中级50元、高级80元。
本报记者 刘公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