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母亲的本领
——“三八”节之际年轻一代的思考
自古以来,中国妇女的勤劳质朴总能在一件毛衣或一间房屋的布置中显现出来。随着社会生活不断的发展,她们的很多手艺都工业化了,但在这种变革的过程中,一些生活的细节却无法被取代。在“三八”妇女节到来的时候,让我们想一想,妈妈的本领有多少我们还没学会。
母亲的偏方特别灵
谈起“三八”妇女节,刘越不禁怀念起去世不久的母亲,而这怀念中也带着些许遗憾。刘越的母亲生于1926年,是村上女孩中少有的几个上过学的孩子,出嫁后随丈夫从山西来到西安,除了每天干许多家务外,她很喜欢看中医方面的书,自己学会了许多偏方。刘越说:“每次我一回家,母亲不是洗洗涮涮就是捧着本书在看,在家从来不闲着。她用自己学的偏方给我小弟把经常流脓的耳朵治好了,有时还用针灸给街坊邻居治病,大家都说她老人家的偏方特别灵。在母亲的影响下,我后来也当了一名大夫。以前母亲在的时候,我在工作中一遇到难解决的问题就请教母亲。去年,母亲走了。现在有时遇到一些能用偏方治的病,我印象中母亲给我说过,可自己就是想不起来了。如今想想,当初真该把她说的东西多听听、多记记,这都是很宝贵的财富呀。”
现在的娃都没时间学这些
家住西安韩森寨的张学忠老人是远近闻名的剪纸能手,记者一走进她家,就看到家中挂满了各式各样优美的剪纸。因为会剪纸,老人经常参加各种活动,晚年生活很丰富,但对于一手剪纸技艺的传承问题,老人多了几分担忧。老人说:“由于种种原因,我女儿就没跟我学成剪纸,现在我小孙女特别爱看我剪纸,也很喜欢,但娃就是学习太忙了,根本没时间学,不像我小时候在农村,农闲季节或过年过节,家家的女孩都要剪纸,现在过年,大街上都是卖剪纸的,也就不稀罕了。前一阵,附近有几个上中学的女孩来跟我学剪纸,我特别高兴,但她们学了不长时间也因为学习太忙就再没来了。如今在城里,会剪纸的都是些老人了,有时候真怕这些技艺不能留给后人。”
母亲的生活经验很丰富
提起妈妈,在西安某公司做会计的小慧用了“心灵手巧”四个字来概括。小慧说:“我妈妈织毛衣织得很漂亮,做饭也很有一手,最重要的是她的生活经验很丰富,在我觉得事情最难做、没有思路的时候,妈妈总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我最佩服她的地方。我是独生子女,总觉得我们这一代的生活能力很欠缺。妈妈在生活中的一些小窍门总让我觉得学也学不完。”
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会给母亲送一枝花,也许会打个电话道声嘱咐,但在庆祝节日的同时,我们也该跟母亲学一些最朴实的生活经验。 本报实习生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