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取消这个“惯例”好
·魏俊兴·
今年的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一改往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财政预算》两个报告,由国家发改委主任和财政部长在大会上口头报告的“惯例”为直接印发给代表审阅。
如果说,今年年初广东、四川、北京等省市召开人代会时,先后不约而同地取消两个报告的宣读程序,将被减掉的全体会议听取两个报告的时间用于代表们审议,因会议惯有程序的变化,使人感到有新意的话,那么,作为全国人大会议,在日程安排上竟然也打破了几十年来形成的宣读两个报告程序的“惯例”,就更令人感奋和感慨。
笔者以为,全国人大会议改革日程安排,个中所蕴涵出的则是,中国民主政治生活进步和政治文明发展的深刻含义。建设政治文明,是以胡锦涛为代表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施政方略之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取消某些报告口头宣读之“惯例”,既是会议所呈现出的新气象,也是形势发展的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改革会议程序,可以促进和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当然,会议时间的缩短和经费的压缩,也是成效之一。从省市到国家的人代会,不约而同取消会议“惯例”,是一个信号和导向,值得推崇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