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中腾飞的陕汽集团
(上接一版) 陕汽只有坚持体制创新,改革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才能形成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消除国有资本一股独大带来的各种弊端,焕发企业的活力,从制度上保证企业持续发展;只有引进大笔资金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才能形成规模,切实提高企业竞争实力,应对竞争和挑战。因此,陕汽在整合宝鸡华山工程车辆厂,组建陕汽集团的基础上,又以优良资产与民营企业资产重组,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集团层面上实现资产重组后,陕汽又通过吸收民营资本,分别对所辖的十多个子公司进行了资产重组,在体制上实现了从上到下的全面创新。同时以产品和资产为纽带,理顺了母子公司体制,保证了企业经营决策的统一性和灵活性。各子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充分调动了生产经营积极性,实现了集团整体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特别是通过多元产权结构形成利益关系制衡,通过法人治理结构形成权力关系制衡,彻底解决了改制不转制,换汤不换药的问题,为逐步消除国有资本一股独大的种种弊端,实现企业战略发展奠定了基础。
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陕汽有一支创新精神很强的产品设计开发队伍。七十年代初期,自主开发出我国第一代军车,填补了国家空白,解决了我军“有炮无车”的问题,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评价。为了不断创新产品技术,陕汽坚持自主开发和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之路,在先后引进奥地利斯太尔和德国MAN公司等当代先进汽车技术的基础上,以内培、外培和招聘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建设科技队伍,并坚持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与西安交大、长安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交通学院、武汉汽车工业大学等高等学府合作,共同攻关,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持续开发名优新特产品,使产品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特别是资产重组以后,拓宽了融资渠道,加大了技改投资力度和新产品开发力度,在改造斯太尔老产品,开发出奥龙S2000的同时,引进德国曼重卡先进技术,开发出我国换代重卡陕汽德龙F2000,不但在重型军车领域独占鳌头,而且在民用重卡领域技术领先。在首届
“华夏十二车(商用车)”评选中获得全国用车“最佳技术进步奖”。
这些名优独特产品,受到国内外广大用户的热烈欢迎。产品出口到亚洲、非洲、大洋洲和欧洲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被评为出口质量信誉良好企业,2004年出口创汇居重卡行业第一名。
管理创新是企业快速发展的保证。张玉浦十分重视管理创新,主张以改革促发展,通过三项制度改革,建立起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能者上庸者下、择优招聘、竞争上岗的用人机制。与民营企业资产重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陕汽首先依据《公司法》,对过去适应工厂制的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改革修订,建立起与公司制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规章制度体系,本着“精减、高效、科学、规范、扁平化、柔性化”的原则,撤处设部,机构由原来的53个压缩到35个;细化了部门职责,进一步明确了业务程序;积极推进项目管理、内部市场化运作、第三方物流和ERP;同时,整合总装资源,推行准时化生产,进一步加快了装配进度,重卡月产突破2000辆,汉德车桥公司月产重型车桥突破6000根,2004年产值和销售收入双双突破50亿元。
目前,陕汽集团正在积极推行信息化管理,加快新基地建设,并在年内投入使用,进一步提升产能和抗风险能力。陕汽必将在创新中实现新的腾飞。 (王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