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3月23日

陕西工人报职工摄影 直击超载煤车“丑态” 民工·城墙·合照 迷恋中国太极拳的哈特姆特·哈克 打工生活(三幅)

当前版:第A3版:职工摄影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职工摄影
03

民工·城墙·合照

经过20多年间间续续的修建,西安城墙终于在2005年连接成一体。西安明代城墙无论是在外地人,还是本城人的眼中,早已成为地标代表性建筑,西安不能没有城墙。

九十年代中期,在玉祥门城墙连接工地,为民工们拍摄合影,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历历在目。32名民工来自甘肃张家川县上磨乡阳洼村,清一色的男爷们,年长者56岁,少者16岁。利用6月底麦收前的两个多月时间打工,来到西安。玉祥门北侧临时搭建的工棚是栖身宿舍,大墙砖支起来床板一放便是大通铺,房顶盖的是石棉瓦,不远处是伙房。每天工作十小时,赚15元钱。他们家乡极度缺水,吃水要从十多里的地方拉回来,被国家定为贫困县。来自社会最底层的他们,出门打工不在乎吃住条件,怕的是找不到活儿或是下连阴雨无法正常出工。

我曾不止一次为来到陕西视察工作的国家级领导人倪志福、尉健行拍摄合照,给本省领导张勃兴、侯宗宾、安启元、李建国等拍合照就更多了。可为民工们拍合照,特别是在古城墙下拍摄,却是第一次。没有他们的劳动付出,便不会有城市的繁荣,不会有壮观雄伟的西安城墙。我猜想六百多年前,明代秦王朱校修筑13公里长的城墙时,动用数以千万计的劳力中,绝大多数人一定会是农民。他们为城墙出力流汗,可工程一旦结束,他们就像所修筑的城墙上的一块砖、一粒土,没有人能再记起他们。

拍摄时正值中午1时,由头顶直接倾泻下来的光线,照在额头、眼眶、鼻梁上,刻画出下层劳动者生活的艰辛、苦涩与无奈。

图①:一部分人不愿拍照,合照只拍到18个人。

图②:床也是饭桌。

图③:吃面。

柳影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