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出台不了一份市场准入规定
考问政府工作效率
□新华社记者 毛海峰 谢方芳
春节期间,负责西安蔬菜食品安全的政府官员徐克龙又发愁了,由于西安市至今尚未实行蔬菜的市场准入制,西安市场大量的蔬菜安全问题出现了有人管、无法依的尴尬局面。这种有名无实的监管使西安老百姓每天都面临着能否吃上“放心菜”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虽已对此进行了4年的研讨,却迟迟未解决问题。
蔬菜监管“有人无法”
据西安市政府部门统计,西安市平时每日蔬菜供应量约为400万公斤,春节供应最高峰时可达800万公斤以上,据估算今年春节期间,西安市投放市场的蔬菜总量达到6000万公斤以上。目前,西安市已有“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40个,约16万亩,无法满足西安市场的需求,春节期间外地菜占供应量的比例在三分之二以上。由于西安市没有实行蔬菜的市场准入制,无法对西安市场上的外地菜进行有效监管,这部分蔬菜的食品安全监管处于失控状况。
据西安市农业局种植业处负责人徐克龙介绍,虽然目前西安市政府也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对西安市场的蔬菜进行全天候的监测,进行市场随机抽检,但是政府人员仅仅对抽检合格者颁发“放心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绿色标识牌,对农药超标的蔬菜给予警告通知,并不对经销商加以实质性的处罚,检查出有问题的蔬菜照样在市场上畅通无阻。这种全天候的监测由于没有一部对蔬菜监管的地方法规或执行规定,政府部门对蔬菜的安全监管仅流于表面,监测数据也仅能供政府部门案头研究之用,起不到监管的实质作用。
4年制定不出一份市场准入规定
西安市蔬菜市场安全问题是明摆着的,政府相关部门对此也是一清二楚的,西安市也早在2001年就开始对蔬菜的市场准入做准备,但是4年过去了,政府部门还是没有制定出市场准入的规定来,有安全隐患的蔬菜还在源源不断地进入西安市场。
按照徐克龙的建议,制定一份市场准入规定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而据记者了解,不少城市早已实行蔬菜市场准入制度,西安市有关部门还专门对郑州等实行市场准入的城市进行了考察,然而西安市竟硬是4年出台不了一份市场准入规定,其中的原因一些政府官员认为这与没有引起市里主要领导重视有关。徐克龙向记者坦言,如果有政府领导足够重视的话,这个问题并不难解决。
关键竟在未引起“领导重视”
解决问题的关键成了“领导重视”,这在西安市并不是一件个案。与蔬菜问题相类似的豆腐问题,以前在西安也是一个老大难的食品安全问题,西安市场40万至50万公斤的豆腐日销量中,产自家庭小作坊的豆腐一度曾占到90%以上,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但自去年西安市一名政协委员提出《加强管理,使市民都能吃上放心豆腐》的提案引起有关领导和部门的重视后,西安市为此成立了豆制品协会加强管理,问题便迎刃而解了。而蔬菜问题却没有这样好的运气,至今还是一件悬而未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