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消灭文字差错 提高编校质量
今年第一季度以来,读《陕西工人报》过程中,发现一些文字差错,现将存在的几个问题作简要分析并反映如下。我衷心希望编辑部的同志们认真把关,注意消灭文字差错,不断提高编校质量。愿我们的《陕西工人报》越办越好。
一、成语写错。如1月21日3版《生命的颤音》开头说:改革开放以来,流行的歌曲很多,但真正有划时代意义的却“寥若星辰”。“寥若星辰”应为“寥若晨星”。寥:稀少,稀少得像早晨的星星。形容数量稀少。而“星辰”指夜晚天空中闪烁发光的天体,也是星的总称。我们知道夜晚的星星多得数不过来,怎能用来形容数量稀少呢?3月14日4版《有一种无限的力量》文中倒数第二段说:“所有兴密人一无反顾地向前奋进!”句中的“一无反顾”应为“义无反顾”。义:正义。反顾:回头看。为正义而勇往直前,不犹豫回顾。清·浴日生《海国英雄记》卷下:“臣誓以身许国,义无反顾。”原句中将“义无反顾”写成“一无反顾”,意思就讲不通了。
二、多字漏字。如3月17日3版《国企为何拢不住才俊》文中第二段说:“站在国有企业角度看,这些人(按:指跳槽的同学)的离去,对国有企业来说的确是人才的流失……站在国有企业的内外部看,又谈不上损失……”在这段话里先说从国有企业看是人才的流失(当然也是国有企业的损失),但接着说从国有企业内外部看,又谈不上损失。前后的说法岂不自相矛盾?问题就在于原句中多了一个“内”字,应将“内外部”的“内”字删去。
1月21日3版《马寅初自焚(农书)前后》文中说:“在马寅初的心目中,农村问题、农民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重大问题,也是他无时无刻关注的重大问题。”句中显然在“无时无刻”后面漏排了一个“不”字,我认为必须要加上这个“不”字。这是因为“无时无刻不……”就是“时时刻刻都……”的意思,表示永远,不间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念着你就是说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想念着你。漏掉一个“不”字会使意思满拧。
三、用词有误。如3月116日2版《培训“大篷车”上门“送技能”》文中三栏说:“电话是赵村村长打来的”,“赵村村长在向区劳动就业局报告”,“赵村村长的建议”,这里出现的几个“村长”,都应当称“村委会主任”或“村主任”。“村长”的称谓,在我国解放后几经变化:1958年农村成立人民公社前,村级行政领导称“村长”;人民公社建立后,各村的行政体制是大队、小队,行政领导称“大队长”“小队长”;到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乡村的公社普遍改为“乡”(镇),村级建立“村民委员会”,村级行政领导遂称“村委会主任”(简称“村主任”)。这在我国宪法第111条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都是明确规定了的。因此,文中三次称“赵村村长”是不妥的。
四、错别字较多。如3月10日4版《大浪淘沙显真功》文中倒数第二段里说:“他比任务人都需要家,家也比任务时候都需要他”,句中出现的“任务人”“任务时候”读起来不顺口,意思也不通,应改为“任何人”“任何时候”。像这样错字在校对时只要把文章读一遍,读出声来就会发现,尽早改正就不会出现在报纸上了。 (赵文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