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钧瓷与南方瓷的区别
钧瓷是北方文化的代表,以粗犷豪放、意趣天成、古朴典雅的艺术风格卓然于世,在审美上有着鲜明的个性,与南方瓷相比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一、恢弘美
从钧瓷的造型上可以看出,钧窑是从实用到欣赏的过渡中逐渐成熟起来的,同时深受时代文化的影响。唐代受佛教的影响,追求恢弘大气,拒绝小巧玲珑;宋代崇尚道教,讲究自然淡泊,排斥繁复和刻意,故唐、宋瓷造型大多以优美的线条为基调,鲜有耳饰,整体造型端庄、古朴、大气,宋钧于理智中透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
二、简约美
钧瓷作为北方文化的代表,在审美方面以自然朴实为基础,强调“窑变艺术”,摒弃入窑前的刻意设计,追求“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艺术效果,相反,南方瓷业大都在烧制前精心制作,对“窑变”简单处理,最终使陶瓷这一“火的艺术”让步于“人的艺术”。
三、独尊美
钧瓷讲究自然之造化,应天运而生,应时运而上,故多以不对称性、自然性、惟我性散漫于作品之中,同时以惟一性存在,有“钧不成双,窑变无对”之傲。而南方瓷则以规范化、机械化、统一化制作作品。
四、缺陷美
钧瓷艺术讲究矛盾的对立和统一。如行纹、开片,这本是工艺过程中的缺陷,但在北方文化思维熏陶下,却有了生命力,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审美对象。如蚯蚓走泥纹、袈裟衣、孔雀衣、火狐衣等。相反,南方瓷却竭力避免这种现象,尽量把审美过程单纯化。
五、韵律美
钧瓷追求动感、节奏,有一种张力,给人一种高亢奋进的美感。最显著的是迸片之音,60年一种音调,延续至生命的结束。然而,南方瓷大都以秀丽的线条,妙巧的形体给人一种纯静和娴淑之美,以静态为主,虽有“声如磬”之说,但那是靠外力的撞击,与钧瓷的迸音是两种概念。
六、景幻美
钧瓷以窑变釉色成形,追求一种写意性审美,让欣赏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达到景随意到的境界。
七、个性美
钧瓷的美学价值取决于窑变成功与否,同样尺寸的钧瓷,可能是价值连城,也可能分文不值,有“黄金有价钧无价”之说。然而,南方瓷大多是以窑师的工艺水平、知名程度、从业年限以及瓷器的尺寸大小来衡量。前者常在“十窑九不成”中苦盼,又有“喜从降”的大喜。而后者只是在时间流失中得到设定的答案,没有等待,没有激动。
八、委婉美
钧瓷以一种深厚、温润、优雅、含蓄的审美特点出现,是一种间接的、渐渐感染起来的美感。而南方瓷却是以清新、明快、强烈的审美宣泄出来,是直截了当的参与。当前者以一种持久隽永的魅力,让你回味艺术的韵律时,后者却是以一种爽快、洁净的心理给人以体验。(杨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