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传奇:野牛“抢亲”又“送亲”
□文·图/非可
从伤人到更野蛮的“抢亲”:牧民一味善良忍耐
2003年7月中旬,5头野牛大摇大摆地冲进了牦牛群,这天是才让多吉的妹妹梅多和丈夫看护牛群,看到这副情景,他们赶紧点燃起鞭炮,可是这5头野牛根本不加理睬,顾自地冲向牦牛群。这时,两个人便壮起胆骑着牧牛上前阻拦。哪想到,胯下这平时身体健壮、脾气暴躁的公牦牛在快要接近势不可挡的野牛时,四腿却立刻软了下来而不敢动弹。此时,为了保护自己的牦牛,两个人只好跳下牛背,前去用长鞭驱赶野牛。看到这副场景,愤怒的野牛径直地冲着他们奔来,一阵烟尘过后,两人被野牛的大角轻轻一挑就被抛到了10米之外。梅多昏倒在地,她的右脚当即骨折,丈夫也被摔成了轻伤。
这天,才让多吉用牦牛将梅多驮到了100多公里外的一条公路,然后搭上了一辆车,再经过一天的行进,来到格尔木市第二人民医院。在治疗一个月后才回到昆仑山下的家里,但她的腿却留下了走路不便的终身残疾……讲起这件事,才让多吉眼含着泪水说:“唉,野牛在发情期谁也不能惹它们,惹了就麻烦,但梅多是想保住牦牛啊,她真的好可怜。”这时,梅多说:“当时是恨野牛,事儿过去了,就不恨了,它们毕竟是不懂事的牲畜。”……
祸不单行的是,就在梅多受伤的这个月中,另外一件倒霉的事件也意外发生。原来,野牛似乎看出了牧民家人变少,看护力量薄弱,于是它们便乘虚而入、趁火打劫。
这天是8月10日,才让多吉的儿子才仁宫布和妹妹才措在草场上放牧牦牛。正午时分,他们开始隐约地听到一种隆隆的声响,好像远方万鼓齐鸣。远远望去,四五十头雄壮的野牛就像一道黑色的帘幕带着响声从山上移动下来,它们倔强的牛头与上面两只长长的牛角,就像波浪一样上上下下起伏着。巨大的苍穹之下,这些来犯之敌闯入牛群如入无人之境。它们似乎有预谋、有组织地将几十头牦牛团团圈定,然后公然将它们的情敌——那些此时早已经惊恐万状的公牦牛们顶得四脚朝天……一时间,公牛摔倒的声音、牦牛的惊叫声混杂在击荡天空的蹄音之中。短短的几分钟工夫,30多头母牦牛就被这些发情的公牛劫持而走,一场异类的抢亲行动就这样干净利落地大功告成了。
听到这个消息后,远处的一家牧民对才让多吉一家人说:“野牛这么祸害人,你们以后怎么办呀?我看你们不如偷偷地弄上几条猎枪,把野牛给制服了。否则它们还会来抢牛啊。”
一家人听了,觉得言之有理。但他们想来想去,还是没有那样去做。因为他们知道,私自拥有猎枪法律不允许,另外,有了猎枪说不准会一时兴起而伤害野牛,因此想来想去,大家还是决定放弃寻枪的念头。
回馈牧民的侠义:“小杂种”招来野牛抗击狼群
这时,才让多吉便来到格尔木市森林公安局,向多杰局长讲述了自己家被野牛祸害遭遇。多吉局长格外重视,向市里请示按国家动物保护条例给才让多吉一家一定数量的资金补偿。但由于当地财政吃紧,虽经局长多次努力还是没有兑现。但是这家牧民却毫无怨言,继续保护着给他们带来很多祸患的野牛。曾有几次,他们发现了有人进山猎杀野牛,赶紧上前制止。同时到几十公里外的地方向格尔木市森林公安局打去举报电话……这家善良的牧民一面承受着野牛带来的痛苦,一面又用本能的善良呵护着那些从来都是冷血的野牛们。
在不断受到野牛侵扰的时候,一件意外的事情也相继发生。一天傍晚,三头母牦牛神不知鬼不觉地站在了家里的一个帐篷前,它们的后面是三个皮毛光滑、神采飞扬的牛犊。这时一家人发现大牛正是一年前被“抢亲”掠走的母牦牛,如今它们已经分别带着三个野牛的“小杂种”面见它们的主人了。此时,它们听到了“呵—呵—”野牛长长的叫声。放眼望去,山梁上一头野牛在晚霞的剪影中悲伤叫着,像与三个母牦牛和“小杂种”告别,也像在与它们的主人表达歉意,然后慢慢离去了……
母牦牛的回归和三个“小杂种”的到来,仿佛一下子增近了主人与野牛的感情。才让多吉说:“它们是野牛给我们送回来的啊。”不用说,这一事件很快使家人原谅了野牛所有的冒失和无礼。这天晚上,才让多吉在酒后给家人讲了这样一个几十年前的故事:一个藏族硬汉抢走了邻居家的女儿,几年后一家三口回来他们又是要好的亲人了……
三个“小杂种”活蹦乱跳,整天都是一副可爱的样子在牦牛群中穿来穿去,格外引人爱怜。一家人发现,这几个“小杂种”明显比家牛长得快长得大,但是它们也越来越显出从父亲那里继承的野性:打架斗殴,以强凌弱,不服管理,生性凶猛。2004年3月的一天,其中最大的那头“小杂种”不辞而别,回到了山里。紧接着几天之后,另外的一头“小杂种”也悄悄地扬长而去。这时,才让多吉一家人说什么也舍不得让最后的那头他们喜爱无比的“小杂种”离他们而去了。于是,他们合力将它捆绑起来,按着传统的方法将鼻子穿个孔,拴上一根缰绳,天天驯化,以让他温顺下来,与家人们生活在一起。
2004年4月,高原的天气依然寒冷。这天天色渐暗的时候,三只深灰色的狼神秘地出现在牦牛群的归途,暗绿的眼光盯着落在后面的老弱的牦牛和牛犊,在跟了几百米后,它们不顾两位牧主的看护,开始集中力量攻击一头一岁大的牛犊,眼看着牛犊就要落入狼口,这时,“小杂种”奋勇地冲出牦牛群,对着三只狼冲过去拦截,并很快与它们“厮杀”在一起,“小杂种”越战越勇,三只狼无法靠近牛群。眼看着无法得口,三只狼便分头扎进地里,拚命地叫个不停,那鬼哭一般的声音格外吓人。而此时,“小杂种”仿佛知道这种动物的语言,也昂着头拚命地“呵—呵—”地叫着。不一会,只见从四面八方奔来了十几只灰色的狼,径直地冲着这里汇合。这时,才让多吉和儿子才仁宫布赶紧吹口哨让“小杂种”跟着牛群往回赶路,以便逃命。而此时,“小杂种”却不顾劝阻,继续向天空呼叫。很快,一种仿佛天鼓的声音渐渐漫来——原来,两队几十只愤怒的野牛从雪线上像潮水一样直泻而下,咚咚咚的巨大蹄声压过了狼的嗥叫。看到这两支浩大的雄壮的野牛队伍过来,刚刚聚在一起的狼群立即一哄而散,远远地逃命了……这时,“小杂种”与远来的野牛们在一阵相互道别后,又回到了牦牛群中。
从“抢亲”到“送亲”:昆仑山下野牛的真情传奇
牦牛与野牛这种同类的团结抗敌让这家牧民格外敬慕。而接下的事却又是另一番情景:进入6月以后,发情的野公牛们并没有与牧民友好相处,继续它们野蛮的、不讲情面的“抢亲”行动。2004年7月的一天下午,一群足有百余头的野牛从积雪的山梁上一漫而过,如黑色的潮水一般翻卷着波浪奔涌而来,蹄音如地震一般,那一个个高高隆起的脊背像风帆一样黑压压地勇往直前。这阵势,简直让这家牧民心生颤抖。不一会,这阵黑色的旋风又将近百头牦牛团团圈住,十几头公牦牛都被撞得人仰马翻,有的还受了重伤。而后,这阵黑色的风暴渐渐离去,却有百头牦头被掠到远处做了野牛们的“压寨夫人”!
这次野蛮的“抢亲行动”给才让多吉一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心理压力,眼看着自己经营多年的家底已有四分之一丧失殆尽。一夜之间,一家人哭红了眼睛。于是开始在昆仑山下仔细地寻找牦牛的踪影,可是十天、二十天、一个月、两个月……他们看到无数野牛群,却总也看不到失踪的牦牛们。高高的雪山下,每一天的夕阳都拉长了这家牧民寂寞的身影……
很快,格尔木森林公安局的多杰局长知道这个消息,亲自带人帮助这家人来这里驱赶野牛。可是,那被抢走的百余头牛却始终不见踪影,这可是至少六七万的损失啊!
而让这家人感到意外的是:2004年12月8日傍晚,一阵熟悉的牦牛队伍的蹄音自远而来,渐渐地停在了才让多吉一家的几个帐篷前。惊愕中他们看出这些远来的牦牛正是几个月前被“抢亲”掠走的110头母牦牛!此时此刻,一群高大的野牛在几百米外的山岗上一字排开,它们的眼睛在晚霞的余光中闪着晶亮的光彩。“野牛把它们送回来了!”一家人惊喜地叫了起来。很快,野牛一阵阵叫声漫过天际,在这惜别和道歉声中,它们慢慢地离开,一支偌大的野牛队伍在昆仑山下渐渐远去了……
野牛的故事讲到最后,才让多吉说:“现在,整个野牛沟有近万头野牛。青海是个穷地方,政府没有能力补偿我们,我们没有一点怨言。因为我们一家人虽然受了野牛不少害,但我们都恨不起来它们,我们永远喜欢这些家伙。牦牛、野牛还有我们牧民,在这片高原上都是大山的孩子。我们有它们做伴,精神上永远都不寂寞。”看到记者呼吸吃力高山反应较强,临走时他和家人还坚持将记者扶送到山下……他们最后说:“这昆仑山,要是没有野牛、没有狼在内的那些野生的家伙,人活在这里也没有大意思啊!”
格尔木市森林公安局长多杰对记者说:“才让多吉一家保护野牛的事迹我们很感动,他们用藏民最纯朴的善良保护了野牛等野生动物,这么多年,这么好的一家人默默地做了很多保护工作,并承受了很多经济损失。我们现在正在向上级争取,让他们做专职的野生动物保护员,每年都给他们一定的工资待遇。现在,整个昆仑山下的野牛沟野牛的数量最少也有近万头。我们也正努力想把这里变成国家的一个自然动物园,欢迎各地的游客来观光探险,并来探访才让多吉这户好心的藏民。另外,格尔木市森林公安局由于地处偏远,办公条件很差,也热盼能有内地的单位友情相助,以更好地做好动物的保护工作……”(照片说明:1、雪线上的野牛 2、见到来人竟扎起领带的藏民才让多吉 非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