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西府走出的首位外交官——陈公来
图为陈公来和外国朋友在一起
3月2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任命了5位新驻外大使。其中,新任的尼日尔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陈公来是宝鸡人。近日,记者专程赶赴眉县进行了采访——
4月2日,记者几经周折找到了陈公来的家乡所在地——眉县汤峪镇屯庄村六组。说明来意后,村上的老乡们争先恐后地围拢过来。
乡亲们眼中的勤快娃
提起这位西府大地走出的首位外交官,眉县汤峪镇屯庄村支部书记刘玉祥感慨万千。“这娃(指陈公来)比我小不到10岁,我对他在农村的事情记忆犹新,他性格很随和,能吃下苦,勤奋、好学。”
陈公来到北京后很少回家,但一回到老家,他就不会闲下来。总是在田地里干着农活。再有空闲的时候,他就去串串门,到村上的家家户户去看一看,坐在老乡家里的炕头上,听一听老乡们的生产、生活、生存情况,帮助老乡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问题。
眉县汤峪镇屯庄村的乡亲们听到陈公来当上尼日尔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的消息后,个个激动不已。连日来,众多亲朋好友及乡亲们纷纷向陈家表示祝贺,一位年过八旬的老人说:“农家娃当上驻外大使,这可是咱家乡的光荣啊!”
兄弟眼中的好大哥
在眉县农行工作的陈公来的三弟陈建武介绍说,陈家兄弟姊妹共7人,陈公来排行老大,今年53岁。陈家祖辈都是农民,1970到1972年之间,大哥在眉县槐芽中学上学,学习很刻苦,成绩很好,常受老师们的表扬,字也写得好,学校内的黑板报几乎都由他去办。高中毕业后便在眉县汤峪乡政府工作,第二年就光荣地入了党。后来经推荐,大哥进入了西安外语学院,主修法语。鉴于政治上可靠、学习成绩优异,1977年毕业后被组织分配进入外交部工作。
陈建武说,大哥参加工作28年来,一直在我国外交战线上工作,由于其工作的特殊性,平均4年才能回老家一次。每次一回到老家就忙个不停,或去自家地里除草、耕种或帮邻居担水、施肥,因此,他很受乡亲们的欢迎和喜爱,也成了我们兄弟姊妹们学习的榜样。
2004年2月,年过七旬的母亲因脑溢血成了偏瘫,陈建武要打电话告诉大哥,母亲坚决不让,说:“你哥干的是国家的要紧事,不要打扰他。”后来,大哥在电话里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时,他如实告诉了大哥,大哥立即寄回了一笔钱,并于当年10月份从百忙中抽出时间和大嫂一块回家看望了父母,在家中逗留了一个星期。当看到大哥穿着随便和乡亲们坐在一起聊天时,他开玩笑说,大哥不像个外交官。大哥说:“这是在咱家乡啊。”
今年3月7日,大哥给他打电话说,组织上决定派他去尼日尔共和国工作,要他们照顾好父母亲。29日他上网时才发现陈公来被任命为中国驻尼日尔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他激动地不能自已,忙找来一张世界地图,寻找地处非洲的尼日尔所处的位置,并打电话将这一喜讯告诉了父母。父亲陈涛给在县城工作的三儿子打电话时说:“给你大哥说一声,他在非洲不要忘了胡主席的叮咛,好好为国争光。
文/图 宝鸡记者站 柳琴 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