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课桌文化”
——透析大学生心理
本报讯 近日,西安市一高校后勤集团负责人陈先生告诉笔者,他们学校为了杜绝“课桌文化”,将以前的木制课桌统一换成塑料桌,但新装的课桌不到一个月,上边又不同程度地被一些学生写上了发泄内心不满的言语、戏弄人的顺口溜、甚至是性涂鸦。
为了调查陈先生反映的情况,近日,笔者来到陈先生所在的高校一刚装修好的教学楼内,发现教室内几乎每一张课桌上都有用油笔或钢笔留下的笔迹。这些留言大致分为四类:感情宣泄,如“你这也是讲课,我看是在念经!”;爱情告白,如“我喜欢你,但我没有勇气告诉你!”;流行语,如“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天下无贼》中对白);性涂鸦,在一些教室,黄色笑话和图画随处可见,旁边还赋以评语“好诗、妙笔”。笔者随后走访了几所高校,看到的情形与此如出一辙。
针对大学生这一校园亚文化的创作动机,笔者进行了调查,其结果令人反思:
某高校学生雷鹏说,“课桌文化”可以说是学生的内心告白,当美好的理想与现实发生冲突时,一些学生就可能把自己的看法、想法通过“课桌文化”这一渠道予以发泄。
某高校文学院教授兰宇告诉笔者,当今的大学生大都很有抱负,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危机感,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断进行自我设计,试图在社会生活中获得自我实现。但是,现实生活充满矛盾,他们时常碰壁,在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时,好多学生便通过“课桌文化”予以渲泄。
西安市某心理咨询中心教授李玉梅对笔者讲,校园内出现“课桌文化”这种亚文化,首先是因为“人”有一种把自己的主观想法留在客观事物上的意愿,这能使他的心理产生一种成就感;其次,一些正值青春期的学生,总想发泄内心的情绪,但又没有发泄的途径,于是他们就通过这种课桌留言的形式刺激自己。
望着无言的课桌,笔者不禁自问,是什么造就这些形形色色的“课桌文化”?是……
实习生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