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放飞梦想 成就辉煌
——记陕飞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胡晓峰
胡晓峰在乌克兰与安东诺夫设计局签署运八F600型飞机研制合作协议
21世纪初的中国企业界,历经20余年改革开放的盛大洗礼,尤其是近十几年来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一批批产业黑马左冲右突脱颖而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业绩。与此紧密相连的,便是造就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成功企业家,成为中国企业界英雄辈出的时代。本文的主人公胡晓峰,就是一位引领企业穿越激流险滩奋勇前行的企业老总,是中国西部航空工业界的功臣企业家。他麾下的陕飞集团就被誉为中国航空工业的一匹黑马。
胡晓峰,1958年11月出生于安徽省芜湖市,1982年从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一直在陕西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历任飞机设计员、团委书记、经营计划处副处长、副总经济师、副总经理等职,1999年9月任陕飞公司总经理。1990年至1992年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进修企业管理,回国后一度在深圳挂职锻炼。他是清华大学EMBA硕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国家一级高级经济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作为杰出的中国航空人,胡晓峰有句名言非常响亮:“世界航空技术的脚步已经走得很远很远,中国航空工业的奋斗者们只能做一件事:精诚团结,奋起直追!”自从双脚跨进祖国航空工业领域那天起,胡晓峰就立志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奉献毕生,实现新中国几代人孜孜以求的梦想。
在主政陕飞集团短短5年时间里,志向远大的胡晓峰,大胆创新,开拓奋进,彻底改变了陕飞贫穷落后的面貌,使陕飞成为迅速崛起的国家重点企业,昔日债台高筑的全省亏损大户突然间成了秦岭南麓飞出的金凤凰。
2000年以来,陕飞集团经济总量每年以30%以上的增长速度一路飚升,到2004年,陕飞集团总产值、销售收入、总资产、净资产等指标与5年前相比均翻了两番以上。陕飞的主要航空产品运八飞机每年都有新型号问世,最多的年份一年内竟创造了3种新型飞机首飞成功的奇迹。
陕飞集团突飞猛进的发展受到领导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也成为新闻媒体聚焦的亮点。近几年来,陕飞集团先后多次被国防科工委等上级组织授予“重点型号研制金奖”、“重点型号研制银奖”等多种奖励。吴邦国、温家宝、黄菊等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向陕飞集团发来贺电。胡晓峰也先后被国防科工委、中航二集团、陕西省总工会等分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总经理鼓励奖”、“陕西省劳动模范”等10余种荣誉称号,并入选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库。同时他也成了闻名遐迩的新闻人物。
临危受命 扭转乾坤
1999年9月,胡晓峰被任命为陕飞公司总经理时,进入而立之年的陕飞亏损累计已达一个多亿,负债率高达90%,被国家列入维持行列。经济上的入不敷出,造成了一系列的严重后果:技术改造几近停滞,生产力很低下,高技术含量产品无法加工;产品品种单一,市场竞争力极差,导致恶性循环;文化生活落后,职工工资不能按时发放;多年未建职工住宅楼,无房职工达2000多户,等等。由于企业不景气,人才纷纷跳槽,尤为可怕的是职工看不到企业前景,对陕飞发展缺乏信心,意志消沉、萎靡不振的风气正在滋生蔓延。
面对这种十分棘手的情况,胡晓峰带领领导班子认真分析研究,准确地对症下药,及时提出并实施了两个“企业救亡计划”:一个是“人才救亡计划”,一个是“企业文化救亡计划”。
在实施“人才救亡计划”过程中,陕飞一方面打破各种陈规,采取必要措施,不惜一切代价扭转人才外流趋势。另一方面制定非常优惠的政策,大量吸引人才,胡总亲自写信召回流失的人才。同时,他们不拘一格使用人才。这项耗资几千万元的计划成效十分显著。从2000年起,由于人力资源的逐步改善,陕飞在争取国家重点研制项目中频频得手,而且干一个成一个。目前陕飞储备的一大批核心人力资源支撑着企业跨越式的向前发展。 (下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