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我省是丝绸之路起点,随着法国、日本、韩国等主要丝绸生产国相继退出市场,世界茧丝绸生产中心逐步转向我国,为我省茧丝发展带来了机遇——
我省茧丝生产准备好了吗
(上接一版)
坚持依法行政,理顺和规范收烘企业资格管理。一般应由市、县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当地的蚕茧收购行政管理工作。在新茧上市之前,全面换发鲜茧收购资格证书。规范鲜茧收购资格认定。全省鲜茧收购价格和干茧供应价格继续实行省政府指导价管理办法,由省物价局会同商务厅按季下达,各茧站在收购中必须张榜公布。
在谈到如何管好用好国家扶持政策时,曹增津说:国家近几年给我省安排了一些茧丝绸发展风险基金发展性项目,每批大体150万元。最近又决定实施支持技术进步和扩大出口的丝绸科技兴贸项目。
面对如此好的机遇、好的政策,我省的相关企业准备如何呢?据了解,我省确定了6户缫丝企业、7户收烘企业为监测样本企业。其中,安康恒远丝绸有限公司、安康第二缫丝厂和紫阳县银羽蚕桑产业有限公司为部级监测企业。但从一季度执行情况看,很不理想,有的一次未报,有的项目未报全。对此,省商务厅明确:今后在扶持政策运用上,也将适度向严格执行监测报表制度的企业倾斜。对拒报或屡次迟报的将会同统计执法部门予以处罚。
机不可失,机遇就在我们身边。我省的丝绸生产行业,该出手时就出手,千万莫错失良机。 本报记者 柳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