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在咸阳湖上的一面旗帜
——陕西省水电工程局第三工程公司渭河项目部纪事
项目经理马成城
咸阳湖工程,作为咸阳市形象工程、标志性工程,目前紧锣密鼓的施工高潮正受到咸阳市乃至全省人民的热切关注。
将千年汤汤渭河改造成碧波荡漾、芦苇依依、水鸟翩飞的一湖澄澈之水,无疑这是一项亘古未有的壮举,一项利国利民的浩大工程。
三月的渭河咸阳城区段阳光明媚、莺飞草长,一派和谐、祥和的盛世图景。
就在这和煦春风里,一支水电铁军挥汗如雨,以愚公移山般的精神向这一切美丽景观的早日问世发起着冲击……
从2004年10月1日开工,到2005年3月23日浇筑完成最后一块墙体砼,这支征战南北、战功显赫的铁军劲旅期间都经历了哪些鲜为人知的艰辛与不易?
在彩旗飘飘、机器轰鸣、热火朝天、繁忙作业的施工现场,记者由人到一支队伍,由队伍到一项工程,细读了其中的点点滴滴。
这支队伍就是陕西省水电工程局第三工程公司渭河项目部的将士们。
碧波荡漾的咸阳湖梦想
2004年10月1日国庆节这一天,对陕工集团第三工程公司渭河项目部而言,是一个永远值得铭记的日子。是日,由该项目部负责施工的渭河咸阳城区段综合治理工程中隔墙IV标段正式宣告开工,拉开了建设帷幕!
此项工程的主要建设内容由钢筋砼中隔墙、中隔墙下部防冲防渗墙、铅丝笼石和抛块石以及临时围堰等工程组成。工程量大且工期紧,施工难度大、强度高,特别是中隔墙IV标,在所有5个中隔墙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
据了解,该段工程全部位于渭河中心主河床,淤泥层覆盖厚,无法形成工作面,对起初的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虽然业主于10月29日对渭河进行了截流,但由于下游回水过大,将施工区全部淹没,截流后仍无法施工。为了打破此一筹莫展的局面,该项目部多次开会研究,及早动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硬是采取将渭河滩地分段围护的方式,打破僵局,创造出了工作面。期间,他们又采取倒排工期、边加紧生产边搞临建,缩短施工准备期,并且克服工地地下水位高、淤泥开挖难度大、资金不到位等重重困难,于11月19日正式浇注第一块防冲墙砼。该项目比计划提前11天开工,为以后的施工开了一个好头,也为整个工程按期完成打下了一个坚实基础。
经过6个月的紧张施工,目前该项目部已顺利完成中隔墙IV标段各个节点工期,其中防渗防冲墙工程于2004年11月19日开槽,到2005年1月13日第一个完工,比计划工期提前18天;中隔墙底板C20砼工程于2005年1月9日开工,2005年2月6日第一个完工,比计划工期提前7天;中隔墙墙体C20砼工程于2005年2月5日开始,2005年3月23日第一个浇筑完成最后一块墙体砼,比计划工期提前2天。
历经6个月的艰苦奋战,该项目部全体参战人员按照市委、市政府的“两个确保”,经过精心组织,克服重重困难,战严寒、斗风雪,发扬水电铁军不怕苦不怕累的优良作风和顽强拼搏、优质高效的企业精神为业主打造出了满意工程,并在所有施工队伍中率先完成了中隔墙主体工程任务,也让这支水电铁军的旗帜高高飘扬在咸阳湖工地,树起了自己的一面牌子!
施工现场工序交错有条不紊
向管理要效益
该项目投标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单价过低,面临严重亏损,而且施工难度最大,项目部面对这种情况,毫无退缩,迎难而上,从管理入手,挖潜增效:定员、定岗、定任务,从内部挖潜,降低消耗,提高效益;制定员工纪律、奖罚措施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家在咫尺,项目经理马成城也带头驻守工地。在他的感召下,所有员工也坚守工地,即使今年春节过年时,该项目部也没有休息,加班加点,放弃和亲人团聚,忍受着寒冷夜以继日地施工。如今已进入4月,离月底工程结束为期不远,他们力争打一个漂亮的收尾攻坚战。
经过精心组织、科学管理、顽强拼搏,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均受到业主的高度评价,多次受到业主奖励,并且被树为咸阳湖工程的榜样——那么,该项目部有何过人之处?
咸阳湖工程作为咸阳市形象工程、标志性工程,可以说干好与否对该项目部来说意义非同寻常,不仅为陕工局在咸阳市场上树起一块丰碑,而且也为以后市场空间的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资金不到位,他们不讲条件、不向集团伸手,着眼现实,组织人员施工前分析制定成本计划,研究制定项目目标和降耗增效的措施;施工工期紧,他们及早动手,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创造工作面、倒排工期、边加紧生产边搞临建,缩短施工准备期,克服重重困难,提前开工,提前完成阶段施工,为后续工程扫除了障碍,创造了便利条件。
据悉在紧张的施工期间,该项目部在业主开展的有11个单位参与的6次劳动竞赛中3次夺得流动红旗。并且于2005年2月24日又得到业主8万元阶段目标奖。另外,市上领导也多次前来工地检查指导工作,工程进度和质量赢得了业主及市上领导的肯定。
据项目经理介绍说,该项工程投标单价低,单价分析显示,按常规施工,项目存在严重亏损问题,这给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该项目部特地引进了5支实力强、施工经验丰富、信誉良好、垫资能力强、有一定专长的专业化外协单位进行合作。对其管理,经理部经过细致分析研究制定出有效合作办法,严格实行合同化管理。其具体措施,一是各工队实行按量计价,不计零工。此举打破了过去配合民工队任何成本不摊、稳赚不赔的局面,体现了风险同担、共同管理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过去工地随处可见的铅丝、焊条、扣件乱扔乱放现象,在该部1.1公里有4个工队参与的工作面上已销声匿迹,工地材料堆放整体,井然有序。
措施二,对工期质量实行双控制。经理部每周给各工队下达生产任务,每3天一次生产会落实任务,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并且项目部对各工队和带班队长、技干制定奖罚措施,每周考评兑现,质量好,按期完成任务的进行奖励,否则坚决进行处罚。措施三,技术上经理部予以指导和管理。工队配备技术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使经理部人员从繁杂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进行成本控制和现场管理、质量控制等。
同时,该项目部还采取强化材料管理、降低损耗,多种形式使用设备,加强人员管理、定岗定责等措施深化管理,严格控制成本。
为了严把工程质量关,该项目部加强领导,质量控制上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在建工程条款及该公司质量手册。编制质量计划、作业指导书指导施工,专人负责,质量责任落实到人;实行三检制,不走过场,层层把关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组织质量参与者,进行质量管理学习,提高其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技能。保证为业主建造满意工程,树立公司良好形象。
截至目前,该项目部已完成单元工程519个,合格519个,优良508个,优良率97.9%。
创建文明工地树立企业形象
记者面前的项目经理马成城平和朴实,话语不多但字字铿锵有力。从1992年担任副队长起,到如今担任陕工集团公司第三工程公司工程管理部经理,十余年来,在描绘自己人生轨迹的同时,一支素质过硬的施工队伍也在他的一手打造下脱颖而出,成为该集团一支不可小觑的生力军。
在抓进度、质量以及严控施工成本的同时,该项目部还格外注重落实责任,保证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树立企业形象。安全上他们实行一票否决制,成立了以项目经理马成城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通过定期检查、随时抽查等形式,狠抓安全落实。为此工地设立了专职安全员,负责工地安全监督,在工地危险地段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牌,并予以安全防护;加强民工安全教育和自我保护意识,制定有效安全管理措施,严禁违章作业,特种行业持证上岗;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确保施工安全……
据了解,由于安全措施得力,自开工半年来,该项目部无一例安全事故发生,受到了业主和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由于工地位于咸阳城区,文明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该项目部对此狠下功夫,期间制作各种标语、警示牌40余个,制作宣传栏3个、彩旗120面、彩门2个,以及工程简介牌2个;经理部为职工配发了统一工作服、安全帽;工地悬挂起了文明施工标语。督促施工工队,要求材料堆放整体,有条不紊,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卫生整洁;建筑、生活垃圾统一堆放,集中处理。另外,经理部在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还挤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环境建设,硬化了经理部办公区,建起了漂亮的小花园。
所有的一切,为职工创造出了良好的施工环境和休闲环境,激发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整个工地也形成了一种大干快上、热火朝天的施工氛围,不仅让咸阳市民了解了陕工局,也展示出了他们昂扬向上的铁军风采。
而这一切,也都在记者的眼中得到了印证,和煦的春风里,繁忙有序、文明怡然的工地上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明媚阳光下,建设者的脸上写满了激情与梦想碰撞之后的振奋与喜悦,折射出他们对未来咸阳湖满怀的期待和憧憬!
“干一个工程,赢一方信誉,树一面牌子”——如今,该项目部一如既往,已向工程的收尾阶段发起了最后冲刺,在全体项目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正向着他们心中碧波荡漾的咸阳湖梦想不断靠近…… (赵晓东)
咸阳市委书记宋洪武、副市长李永民在项目经理马成城(右一)的陪同下,视察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