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11日
头版
01

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货款拖欠、库存增加、融资困难,今年一季度对于企业而言,反映出的仍是长期存在的老问题——

资金何时不再成为羁绊

2005年一季度,我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继续高走,其中煤炭、石油、有色金属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0%、15%和11%。受此影响,一季度62.5%的工业企业原材料和能源的购进成本增加,影响到50.8%的企业营业利润增长。三成多的企业主要原材料和能源供应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由于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我省企业在原材料采购上成本增加较大,但在销售产品时由于市场需求尚存不足,受到配套厂家或市场竞争的挤压,陷入购销两难境地。调查显示,57.7%的工业企业产品价格稳定,20.4%的企业产品价格下降,仅有21.9%的企业产品价格上涨。与生产资料市场价个性比较,78%的企业需要完全靠内部自行消化因原材料涨价而增加的生产成本。目前,货款或工程款的拖欠在我省各个行业均有表现,且呈加重趋势。企业对于收回英寿尔为首的到期货款难以自信,时时处于无保证状态。据了解,我省八大行业经营管理成本均呈上升趋势,基本都处于不景气区间。

以上几点均是我省生产领域资金紧缺老问题的再现。据调查,我省近半数企业资金紧缺,一季度全部调查企业流动资金景气指数仅为76.15,八大行业中七个行业流动资金周转和使用都处于极度不景气,仅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流动资金周转尚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我省企业负债高,利息负担沉重,然而无论是债务融资还是权益融资,都很难得到社会支持。加之国家紧缩信贷政策的事实,央行严格控制贷款总量,更使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省企业调查队一季度调查显示,我省企业融资景气指数仅为75.58,八大行业企业融资均为不景气。另外,融资成本和费用的不断提高,使企业及时得到优先的资金,却因为缺口太大难以发挥作用。在资金紧缺的状态下,企业只有压缩生产规模,放弃技术和设备升级,减少新产品研制开发。上市公司更因此指数一路下滑,首次进入不景气区间。一季度我省上市公司景气指数仅为97.86%,比上期下降16.5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40个百分点,与历史最高点2003年一季度的168.31%相比下降70个百分点。明显与全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相悖。

应对目前局势,专家指出,继续实施宏观调控政策,重点解决煤电油运供需矛盾;加大市场监控力度,防止因煤、油、钢材等价格上涨带来的市场投机行为;落实有保有压的放贷,因企制宜,对产品有销路又能为财政增收的企业给予支持,对信誉好的企业放宽按揭贷款限制,改变目前实行“一刀切”的资金紧缩政策。 本报记者 刘公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