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国资委招聘“高管”能顶用吗
·文正·
中国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资委)组织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等25户国资委监管企业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高级经营管理者的工作已全面展开。国资委如此招聘“高管”能解决什么问题?能顶什么用?我们不禁要问一问。
据国资委发布的公告说:“这次招聘的职位共25个,其中总经理(院长)职位2个,副总经理职位8个,总会计师职位15个。这次招聘包括企业正职领导岗位,是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市场化选聘高级经营管理者的重大突破。”不难看出,国资委统辖的国有企业或国家控股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的选聘意在突破旧的干部人事制度,撇开“党管干部的原则”,撇开职工选举厂长、经理的体制,自行“招兵买马”了。这样,国资委成了名副其实的管理人、财、物的“大老板”了。我们要问的是:党组织选拔的干部不中用吗?职工选举的厂长、经理也不中用吗?如果党组织选任的干部、职工选举的干部不中用,你国资委招聘的干部又能顶什么用?
国有企业给人的感觉,像是一位百病缠身的老人,似乎依靠几个“英才”难以就治。例如:国有企业内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公款培训、公车私用、公权私用等严重问题,决不是聘请几个“英才”能得以解决的。拿“公款培训”来说,国企的许多权力部门热衷“培训办班”,他们以上级领导的资格下发通知,让下属单位参加所谓的培训学习班,学员交着很不合理的高额培训费,下属单位的公款(成本)通过学员又流通到上级某些权力部门。我们不禁要问:以办班培训的名誉是否在搞套取国家资金的名堂?办班培训收入的资金是否又回到“大财务”下帐?这样的收入究竟干什么用了?审计部门是否对此进行过专项审计?
近年来,国有企业的管理尽管一再推行新的管理理念和新的管理模式,但“花架子”居多,真正切实研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措施很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国资委对国企管理现状是否进行过认真全面的调查?对国企管理中的“漏洞”是否清楚?不清楚国企管理中究竟存在什么突出问题,不能够拿出堵塞“漏洞”和整治问题的具体措施,招聘几个“英才”又能顶什么用?——当心“高管”们拿着高薪涮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