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5月25日

陕西工人报百味 母亲的“事业” 平庸的爱情 遭遇小偷 我的大学 父爱 2005“国球”烽火再燃

当前版:第A4版:百味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百味
04

我的大学

[西安] 秦延安

二十年前的六月盛暑,我跟在爹的屁股后面锄玉米地,正午的太阳烤的我和爹额头上的汗珠子如落雨似的往下滴。看到马路上一辆辆载着附近航天公司职工上班的公共汽车飞驰过时,我流露出异常的羡慕神色,并不由自主地说道,他们真幸福,这么热的天能坐上汽车去上班,还在房子里工作。爹说,要像他们那样,就好好念书考大学。于是,我幼小的心灵种下了一颗种子——上大学。

12岁那年,我揣着梦想,离开了我的家乡——白鹿原畔的一个小山村,独自一人踏上去县城的车。我发誓要考上省城最好的大学,那时,我坚定地以为,那是我所有的希望和幸福所在。在这个小县城里,我苦读了六年,我把我所有的梦想都化作一股劲,夜以继日的刻苦攻读,但却终没能走进大学的门而上了一所中专学校。那个黑色的七月,我名落孙山,当时有一种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感觉,迷茫之极,懊丧、恼怒,都化作一腔怨悔,久久排不去。

为了生计,我边上学边到农场劳动、到建筑队卖苦力、到小学去当临时老师,在这段人生最艰辛的日子里,我始终没放下书本。直至参加水文工作,我仍将所有的空暇闲余都用在了学习中。虽然我生活的很艰辛,很孤寂,很沉闷,但我却一直没有放弃对大学的向往。

经历了众多的挫折,在落榜的第四年,我终于如愿已偿地走进古城的一座名牌大学。然而,在这座名牌大学就读的四年时光,却完全的击破了我曾经对大学的美好向往,让我知道了大学老师也有混子,知道了好多大学生的无聊与可悲;而同时,也让我学会了独立、坚强和自学。对大学美好的向往外衣层层剥去的时候,一些东西轰然倒下,原先对大学美好的情感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当我毕业时,学校给我一个免试名额让我继续深造,亲朋鼓励我继续学习,但我却不想再走进大学之门。因为我知道,求学其实是一群懵懵懂懂的孩子找路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早就开始了,而我却一直不明就理,总吊在这棵树上。我终于明白,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格外小心,一定要找对适合自己的路;我终于明白,我的大学实际就在现实生活中,而人生中的许多知识都是在社会这所学校里学习的,要想在这所大学里有成就,就必须永远不断地学习,包括书本上的知识只要你勤奋和努力,所学的知识并不少于在学校里学的。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