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09日
区县新闻
02

防洪抗旱 陕西如何应对

6月1日,我省全面进入汛期,记者日前走访了陕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和陕西省水利厅,对我省防洪抗旱情况进行了解。

江河防洪能力差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我省除渭河北部、关中东部、陕南东部降雨偏少外,其余各地降水与历年同期基本持平或偏多。水文部门预测,泾河、洛河汛期洪峰流量较常年偏大1-4成。根据历史经验,我省洪旱灾害可能交替出现。

我省江河防洪能力普遍脆弱。渭河、汉江等主要江河防洪能力总体达不到20年一遇标准,中小河流堤防大部分仅能抵御3-5年一遇洪水,三分之二县以上城市防洪能力达不到国家规范标准。尤其是三门峡库区,治理建设赶不上泥沙淤积灾害发展。黄河小北干流河床宽浅散乱,河道工程数量少、标准低。渭河下游河床持续淤积抬升,防洪能力逐年下降。南山各支流堤防断面单薄,受秦岭山洪和渭河倒灌洪水的双重威胁,容易溃决成灾。

工程抗旱能力不强

我省水库建设先天不足,长期运行后,泥沙淤积严重,工程设施老化,防洪标准低,大部分中小水库抢险道路不畅,缺乏应有的监测设备和报汛手段。陕北地区以拦泥蓄沙为主的库坝群,库容淤积近满。

工程抗旱能力不强是我省防汛抗旱的一大问题。我省多年平均降水量只有678.5毫米,水资源总量442亿立方米,居全国第19位,人均和亩均占有水量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54%和46%,旱灾年年发生。全省抗旱工程老化,农村人畜饮水保障率低。五月上旬,省内主要江河径流量偏枯5-9成,180多座小型水库、3.8万口水窖干涸,1.4万口机井出水严重不足甚至吊空。57万农村人口、38万头大家畜饮水困难。陕北定边县白于山区19个乡镇的集雨窖干涸见底,11万人无水可用。

如何应对

记者在省水利厅见到了一份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发给各地市主管水利工作负责人的公开信,提请注意进一步重视河道采沙管理,确保防洪安全。同时省防总组成了10个检查组展开了大检查,各基层部门层层落实责任,对防汛责任人进行了公示,继续抽查24小时值班制度。

记者了解到,为防患于未然,全省目前已储备编织袋、草袋、麻袋860万条,抢险救生舟470只,编织布、无纺布70万平方米,铅丝680吨,木桩3200立方米,块石88万立方米,救生衣(圈)2万件。华县在物资储备上建立了一个县级中心库和33个近堤和乡镇储备库。我省已组建各类群众性抢险队伍1870多个,组建以民兵为骨干的抢险队伍1350多个,对沿渭河布设的一个省级和7个市县级防汛抢险机动队进行了技术培训。

另了解到,截止到目前,全省共重新加固堤防1257公里,其中渭洛河下游治理、三门峡库区转移防洪保安、渭河中游防洪等工程完成新修加固堤防17处121公里,土石方72万立方米,投资4950万元,完成计划任务的90%。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进展顺利,7座水库除险加固通过竣工验收。列入国家计划的73座病险水库全部开工建设,其中30座完成了主体加固工程。全省江河堤防达到了6085公里。

本报记者 赵阳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