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6月13日
经济新闻
02

食品过度包装 现代“买椟还珠”

近期,西安各个超市、商场纷纷摆出粽子专柜,铺天盖地的满场促销。各种包装、价值不等的粽子让人眼花缭乱,不少包装精美的“高档”粽子时不时的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过度包装现象再次向人们袭来。

在一些大超市记者看到,各个粽子厂家的展台前,一个品牌的粽子按包装不同差价可达五六十元。一盒价值58元的礼品粽子,装在精美的硬纸盒内,装饰有丝绸,每个粽子还套在一个小盒中,大盒套小盒。推销粽子的小姐告诉记者,这种是“礼品粽子”,其实与普通包装的没什么区别,只图个好看。记者仔细观察发现,这盒粽子的净重是900克,一盒八个,算下来一个2两多重的粽子就要近8元钱。而据知情者介绍,一个素粽子的造价最高也不超过两元。

一盒月饼几百元、一套图书上千元,商品过度包装的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商家认为“人靠衣装、佛靠金装”。从生产厂家角度,由于外包装带来的视觉冲击能提高产品档次,从而提高销售额,因此都不遗余力地增加包装成本;从消费者角度,豪华包装会提高对商品的认可度,特别是作为礼品,更加气派和上档次。

在调查中,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位消费者,有六人都表示能接受此事。

近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严厉查处月饼、粽子、酒、保健品等商品中存在的过度包装、价实不符和搭售其它商品等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该活动的展开,愈演愈烈的过度包装现象能否得到有效遏止,我们将拭目以待。

本报实习生 史戎戎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