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当年的战斗岁月,高荣老人说,他们——
神出鬼没打击侵略者
高荣老先生谈起当年在武工队中的战斗岁月,显得特别激动。
今年已80高龄的高荣老人,抗日战争时期是山西忻县(今忻州市)八区武工队的成员,当年,他们八区主要活动在忻县西南方向平社、三交一带,扒铁路、埋地雷、割电线、搞情报、贴标语,机智灵活地与日伪军斗争。近日,记者来到新疆军区第二干休所,采访了已离休多年、享受副师级待遇的高荣。
1941年1月,年仅16岁的高荣(化名,他原名殷德,为抗战需要改用化名,沿用至今)就参加了忻县八区武工队。说起60年前的战斗岁月,老人坦言“残酷得很”。由于当时忻县绝大部分地区被日军占领,武工队白天只能躲在偏远一些未被日军占领的小村庄,主要是夜间出来活动。他们有时睡在老乡家里,有时在破庙里过夜,甚至为躲避敌人的追击,他们在乱坟堆里也钻过。吃饭基本上在老乡家吃派饭,饭毕留下粮票,粮票可顶替公粮。高荣说,那时他们的枪支品种很杂,什么枪都有,有日本的,苏联的,还有阎锡山造的枪,尽管装备不是多好,可这六、七十人的武工队抗日斗志很高。
到了1944年,高荣已进入八区领导层,组织领导了不少战斗。1948年,他带领500多名武工队员加入野战七旅,参加了解放太原的战役。之后,又随部队到陕西,扶眉战役后到了青海,1969年到新疆,第二年到新疆塔城军分区,后从军分区副政委岗位离休。
下面,是高荣讲述当年在忻县八区武工队时打击日伪军的几件往事。
智取石咀子炮台
石咀子炮台位于忻县平社车站南三华里的石咀上,炮台有三层楼高,上面住有日本小队长高岛,密探兼翻译官米二小等20多人。该炮台位于同蒲铁路线边上,主要用于看护铁路、电线安全。
1945年春天,随着全国抗战形势的节节胜利,八区区委决定在开展政治攻势、瓦解敌军的同时,尽快端掉石咀子炮台,消灭高岛,为民除害。
为顺利夺取炮台,武工队派人和敌人翻译官米二小接触,对他大讲我党抗日政策,指清抗战大形势,让他选择出路,如果继续为日本人干事,八路军以后决饶不了他。几个回合下来,米二小终于答应帮助武工队打掉炮台。
7月12日,武工队通知米二小,今晚解决炮台,米当即表示同意,双方约定了行动的具体计划。当天下午,米二小从冯村带了许多烧酒回到炮台,给高岛讲,今天下雨,八路军肯定不会来,今晚大家好好畅饮一番。于是,炮台内20多人吃的吃,喝的喝,抽(大烟土)的抽。米二小对高岛说:“今晚你们安心睡觉,我来放哨。”
这天夜里,天上下着小雨,周围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八区干部、武工队、民兵60余人从水马川出发,经贯沟村到达冯村集结,行动前区队领导向参战人员做了思想动员,传达了夺取炮台的具体行动计划及注意事项。晚10点以后,部队经冯村分三路向炮台进发。其中一个分队监视炮台以北平社据点敌人的行动,一个分队警戒炮台以南太原方向之敌,另一个分队由八区武工队队长张建儒亲自率领,负责夺取炮台。大家左臂缠上白毛巾,口令是“胜利”,完成任务后,按照统一规定的信号,由张建儒指挥,向坡头村的西山坡上撤退。
晚上12点以前,各分队已到达目的地。夺取炮台分队用草绳点火划圈,炮台上米二小也划火圈,我军即慢跑到炮台壕沟外边埋伏,炮台周围壕沟有3米多深3米多宽。米二小从上边扔下一块石头,说明敌军还没睡觉。等到1点以后,米二小连续扔下两块石头,随即放下吊桥。我一个组人马迅速进入炮台,爬上二楼,先把武器全部收拾,然后占领炮台顶端。张建儒带一组人冲入伪军宿舍,睡梦中的伪军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吓得目瞪口呆,这时,高岛闯进来,还以为是自己人打架,一把抓住了我一战土的枪。另一战士以为他要夺枪,照着高岛头部开枪一击,高岛当即顺墙倒下。
武工队员把伪军捆上,让他们扛上缴获的武器弹药,很快向西山坡撤退。临走时,一个组用汽油和柴火点燃了炮台,把冯路川一带照得通红。发现情况的平社据点敌人这才开出铁甲车,沿铁路线乱打枪,而我军早已在指定地点集结了。
抓获伪区长
三交镇有200余户人家,是忻县八大镇之一。该镇地处三条公路交汇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为保证公路畅通,敌人在此驻扎有百余人以上的一个中队,敌人伪区、乡公所、事务所、合作社各机构也在该镇。这个据点敌人非常猖狂,经常到附近村庄抢劫骚扰,群众受尽了凌辱之苦。
为了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1938年1月31日,王震指挥三五九旅七一七团和战人激战一天,沉重打击了敌人。当地武工队员也四处设伏,歼敌百余人。但敌人仍未摆手,于是八区和武工队决定,“对三交之敌必须加大打击”。
1945年,武工队队长张建儒不断深入三交镇,查看地形,摸清敌情。待一切条件成熟后,5月的一个晚上,他带领武工队员30多人,10点左右在三交镇对面的南山下埋伏。等敌人熟睡以后,12点多,张建儒将人分成4组,一组监视炮台敌人,另两组分别警戒太原和静乐方向,如果发现敌情,打两枚信号弹,撤至约定集结地。
张建儒带领4名队员,悄悄潜入了伪区长的家中,这时,伪区长正由老婆作陪,躺上炕上吸大烟。冲进房门后,张建儒低声喝道:“不要动,我们是八路军!”伪区长吓得抖成一团,乖乖交出了枪,他老婆扒在地上直叩头求饶。武工队员给伪区长嘴里塞上毛巾,将其捆起来,他老婆也被塞上毛巾,绑在床头上。同时给日伪人员留下大量宣传品,警告伪军和汉奸不要再干坏事。
将伪区长押出三交镇后,各组人马集结,赶拂晓时分返回了付家庄。当天,区政府在付家庄召开了有13村群众参加的大会,对伪区长的罪行进行了控诉。因其罪大恶极,群众在一致要求下,用石头砸死了伪区长,为民除了一大害。
伏击日伪军
1945年5月初,忻县八区全体人员、武工队、游击队都集结在付家庄开了三天会,会刚完,便有汉奸向三交镇敌人报告了情况。敌人得到情报,一天上午9时左右突然向付家庄进行袭击。敌人以为大白天我方不会防备,事实上,我方人员恰巧饭后都去张家庄菜园劳动去了(响应党中央大生产号召,自己种地搞生产)。
敌人推进很快,一路跑步占领了村子对面的南梁,一路直奔村子里来。放哨的民兵发现敌情,紧急敲钟鸣枪。村里男女老少乱成一团,沿西沟向刘家山外跑。敌人很快包围了我方人员住的院子,区上少数在村人员混在群众中顺利突围。敌人搜查之后,区上人员一个也没找到。气急败坏的鬼子抓住没跑脱的群众乱打:“八路军在哪里,快快地说!”一位靳太太说她不知道,鬼子朝老太太脸上打了几把掌,老太太仍说不知道,残忍的鬼子朝老太太臂上打了一枪,当即血流满地。
这天,日本鬼子东家进西家出,挨家挨户翻箱倒柜,见东西就抢,碰上年轻的妇女就奸,随后,鬼子在村里杀鸡宰猪,大吃大喝,整整折腾了一天。到下午7点时,才抢了几头毛驴,驮着抢来的东西准备离开,临走还放火烧了七八间房子,这才大摇大摆地朝远益梁方向走去。
可敌人万万没有料到,在张家庄劳动的八区武工队、游击队员早已绕道埋伏在鬼子回去路的两旁山梁上。待敌人进入伏击圈后,武工队队长张建儒、康明一声令下,顿时枪声大作,子弹、手榴弹像雨点一样倾注到鬼子头上,打得敌人晕头转向。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激战,击毙击伤日伪军十余名,缴获了一部分枪支弹药,夺回了被鬼子抢走的毛驴和东西。 本报记者 朱碧波
摄影记者 郭玉军
上世纪五十年代高荣被授予大尉军衔的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