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瓷何时首出国
丝绸和陶瓷是我国闻名世界的产品,中国的英译名china就是“瓷”的意思。钧瓷虽历史悠久,但过去却很少出口,原因是官窑钧瓷为宫廷陈设专用,属于非销售产品;民窑产品以生产民间日用品为主,且十窑九不成,产量有限,只能销售到国内部分地区。钧瓷虽非大宗贸易产品,但世界各地多有收藏。日本、美国、英国、罗马尼亚等许多国家的博物馆中都有钧窑产品陈列。美国芝加哥美术馆收藏有玫瑰紫花盆、出戟樽、鼓钉洗、渣斗等钧瓷产品。英国著名的中国陶瓷收藏家达维德收藏有数量惊人的陶瓷精品,其中钧瓷尤为精湛。上海博物馆于1982年派人出国考察发现,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波士顿福格博物馆、芝加哥美术馆均收藏有名贵的宋钧官窑珍品。
作为宫廷陈设的钧官瓷,为什么会大量流向国外呢?据有关专家分析考证,这些官窑钧瓷很有可能是通过以下渠道流散出去的:一是八国联军侵华时从北京皇宫中掠夺所得,辗转流入到了这些博物馆;二是清帝退位后,皇室内外勾结,将钧瓷倒卖出国。另外,清末民初也有一批古玩商千方百计收购钧瓷,偷运国外,牟取暴利。上海、北京的古董商人甚至不惜重金来到禹州购买钧瓷,并雇人在古窑址挖掘,致使古钧瓷大量流失国外。
钧瓷真正意义上的出国是在1914年,美国为庆祝巴拿马运河开航,在旧金山举办万国商品赛会。河南巡按使田文烈组织筹备巴拿马赛会河南山口协会,征集神垕钧瓷产品参赛。当时钧瓷的参赛展品有大炉、中炉、小鼎、大花瓶、大花盆、花樽、八卦洗、螭头香炉等,很受外国朋友的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的钧瓷首次出国是在1956年,销往日本、印度,德国、法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1999年3月,禹州市钧瓷研究所的11件珍品还成了李鹏委员长出访欧亚六国的馈赠礼品。 (杨牧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