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7月14日
政经·国际
04

乳业“多事之秋”仅是“冰山一角”

最近一段时间,可谓乳业市场的“多事之秋”,先是5月25日雀巢爆出金牌成长3+奶粉碘超标,接着是6月5日光明“回产奶”、“早产奶”风波,紧接着7月8日三鹿也爆出酸牛奶涉嫌超前标注生产日期的丑闻。短短不到二个月的时间,国内外多家乳业知名品牌先后“陷落”,虽然各种名目繁多的致歉宣言层出不穷,但乳业公信力一落千丈已是不争的事实。

根据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去年发布的《中国居民奶品消费调查报告》显示,有44%的消费者已经不相信奶品生产商对奶品质量的承诺;45%的消费者不相信奶品生产商对原料奶来源有很好的控制。再加上今年接二连三爆出的乳业丑闻,专家预测,这一数据还将扩大,中国乳业将集体遭遇空前的诚信危机。

“雀巢、光明、三鹿事件露出的仅是冰山一角。”这是一直从事乳品相关行业的包头天姿康北京分公司市场总监唐嘉在听到三鹿出事后的第一反应。

他谈到,乳业对技术要求相当高,近年来随着大乳品企业的快速扩张和委托加工的出现,为乳品质量埋下了很多隐患。他们这种合作,只是小厂子挂了大品牌。这些加盟大型乳业的小厂子本身技术含量达不到标准,管理也比较无序,所谓合作只是替大厂子加工产品。象国内一家知名乳品企业的青岛分公司,一年之内连换了4个总经理,管理相当无序,产品质量就更不用提了。另外就是商超(包括其他经销商)对厂家的压迫。一个牛奶品牌要进超市,开店费、条码费、店庆费……不胜枚举,而且商超要求厂家承诺卖不掉可以退货,厂家不敢得罪经销商,只好退货。这就给厂家造成很大压力,退回来之后是否再加工,就要凭各自的“良心”了,而“良心”本身是软约束。

再者,近年来表面上乳业发展势头良好,实际上竞争极为残酷,各大厂家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价格战进行的如火如荼,为了降低成本,很多事情心照不宣。从这个角度来讲,乳业市场对消费者神经的刺激恐怕还只是个开始。 (仁民)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