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快乐的科研生活
——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段宝岩
第一次见到段宝岩时,他刚结束一个会议在办公室小憩。瘦高个,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身为一校之长却非常有亲和力。已步入“知天命”之年的段校长依然神采熠熠地战斗在第一线。
教授和校长的两个称谓,段宝岩更乐意于大家称他为段教授。他说,很喜欢呆在实验室,在外人看来可能非常枯燥的科研工作,对他来说却很有意思。
段宝岩不仅是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校长,同时也是学校电子机械学科的带头人和博士生导师。他主要从事电子机械、机电控制与自动化、工程结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天线、雷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工程应用方面、尤其是在天线结构的机电综合优化、面向反射面保型设计的系统优化以及精密控制等三方面,为雷达、通信、射电天文以及航天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段宝岩参与的大射电望远镜国际合作项目中,提出了新一代大射电望远镜光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方案,可使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美国Arecibo望远镜的重量由1000吨降至20-30吨,造价降低1—2个量级,而且精确度也可同时得到提高。针对这一革新方案,段宝岩在大柔性高精度时变结构的振动控制、馈源柔性无平台支撑结构的动力学耦合与复合控制、馈源舱位姿测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解决了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为此他先后四次应邀在法国、英国、美国及澳大利亚召开的相应国际会议上特邀报告,引起了同行专家的广泛关注和浓厚兴趣。
在天线结构的机电综合优化设计方面,段宝岩提出的新的电磁场与结构位移的场耦合数学关系式,弥补了著名的Ruze公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他还提出了天线结构机电综合优化设计的三种典型的数学模式,为将机电综合优化设计应用于工程实际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段宝岩系统进行了面向反射面保型设计的系统优化,研究了集尺寸、形状、拓扑与类型变量于一体的系统优化设计问题,并研制了天线结构优化设计软件。他的理论、方法和软件成果被应用于多家研究所的陆、海、天基的多个天线、雷达型号和预研项目中,不仅使结构变轻、刚度增强,而且使性能也得到了提高。
作为校长的段宝岩要做好学校各方面的管理工作,作为教授的他还要做好科研工作。一天下来非常劳累。但他几乎每天都要和妻子一起在校园里散步以缓解疲劳。他利用白天的时间做好校长的工作,晚上又一头扎在实验室里继续他快乐的科研生活。
正是段宝岩乐天派的态度和踏实严谨的治学作风给他带来了很多荣誉。他曾入选陕西省“三五跨世纪人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与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并于今年获得了全国劳模的称号。
他说,荣誉和成功是过去的,对于将来还是一如既往,踏踏实实地干好每一件事。
(蒲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