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中国邮政改革成正果
邮政改革经历了7年马拉松长跑后,终于跑向了改革的核心内容——政企分开。日前,国家邮政总局新闻中心主任夏立群表示,邮政体制改革所确定的基调就是把中国邮政分拆成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和邮政管理局。
据了解,新组建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行使原来邮政总局的经营职能;邮政管理局将作为国内邮政业务的监管机构,侧重于制定邮政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行使监管职能。邮政管理局的员工由国家邮政局派出,纳入公务员范畴,人数约1000多人。
储蓄银行且慢
据邮政内部人士介绍,邮政业务将实行竞争型服务与普遍服务分离。在邮政的行业保护上,350克以下的一切信函可能会强制归中国邮政发送。今年2月4日,中国邮政总局发布“64号文件”,明文禁止外资快递公司处理重量小于500克的包裹和信件。现在,这一政策有了松动。
中国国际货运代理协会秘书长刘建新介绍,按照原来的规定,国内90%的民营企业会死掉。国际快递公司目前的业务中,有近60%的业务属于350克以内的商务信函。此前,邮政部门尝试扩大普遍服务的范围,但引起了外资和民营资本的反对。除此之外,邮政还将享有独立的安检、图书发行、开通国际航线、邮政增值服务等额外权力。
据了解,改革方案中没有涉及建立邮政储蓄银行构想,只是提到会将邮政储蓄存放在央行的8000多亿元资金逐步撤出,坐享高转存利率的好日子将逐渐远去。
今年年初,银监会主席刘明康表示要“抓紧实施邮政储蓄体制改革”。银监会将根据国务院关于邮政体制改革的统一部署,组建邮政储蓄银行,并将其纳入银行监管体系。一时间,建立“第五大银行”的讨论甚嚣尘上。
“现在提邮政储蓄银行还为时过早。”邮政的一位内部人士说,目前邮政储蓄改革只是开始试行邮政和储蓄分账核算。
民企欢迎改革
行业协会和民营邮递公司都对此次改革持欢迎态度。刘建新表示,破除原来邮政局的“官方色彩”,代之以企业化的公司,有利于在邮政快递业务上开展公平的市场竞争。而原来的邮政局通过《邮政法》的修订对民营公司和跨国企业进行种种限制。
一家民营快递公司的负责人表示,邮政实行政企分开后,邮政局不再参与经营,转型为解决投诉和维护市场秩序的部门,这对民营快递企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他同时希望,民营快递公司能够参与更多邮政业务的经营。
邮政多元化构想
关于邮政最有竞争力的产品也有诸多讨论。一种认为是非邮递类收入,例如邮政储蓄,因为邮政储蓄的存款余额排名已经升至第五位,仅次于四大国有银行。另一种是邮政特有的竞争力,包括信函、集邮、邮政物流。
实际上,在近年的业务发展中,邮递类业务的收入已降为次要地位,而储蓄、集邮等业务收入已占了约一半的业务收入,有的地方甚至高达80%。
据悉,邮政非常希望向邮政以外的方向发展。邮政物流是中国邮政目前大力提倡的,但同样的问题是,邮政现有体制对邮政物流的发展有一定阻碍。目前,从国家邮政局到邮政所至少有5层,按行政级别来管理的话,市场反应速度慢。
在邮政新的盈利模式中,物流仅是三驾马车之一,邮政另外两个设想发展的重点是代办电信业务和金融保险,邮政储蓄单列成为银行就是其中之一。
(唐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