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8000亿国家预算外收费来自哪里
6月底,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曾经在一个座谈会上说,目前,全国各级政府统计内的预算外收费高达5000亿元,统计外的预算外收入至少3000亿元,两项相加即超过8000亿元,而这些绝大部分来源于政府乱收费和乱罚款。
这么庞大的数字,的确令人震惊。几天前,笔者采访了周天勇。他对《物权法》(草案)没有关于限制政府乱收费的规定感到遗憾,认为《物权法》应当成为限制政府乱收费的最重要的法律。
周说:“有关部门总是说,一些不法企业和个体户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其实,政府乱收费和乱罚款是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最大祸根。”
按他的观点,以目前所征的税收和社保方面的各种征收,再加上这8000亿元预算外的收入计算,国民经济的综合税费负担已经高达33%,企业和老百姓的负担非常沉重。
收费是国家通过公权收取公民财产的一种行为。在现代市场经济国家中,通过公权向公民收费,首先要得到公民的同意。国家可以通过提出收税方案,并由立法机构审查批准的方式,在合法的前提下,向公民收税和收费。
我国的情况当然不是这样:政府部门往往通过种种合法和不合法的途径,利用公权千方百计、巧立名目地设立各种收费项目,处于弱势一方的企业和老百姓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政府更不会在收费之前征求老百姓的意见。
周天勇认为,这实际上是政府利用公权侵犯公民和法人财产的行为。
如果按照过去的观点,政府收费、罚款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认为,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等特征,这也似乎为政府部门随意利用公权收费和罚款提供了理论基础。
但是,从国际上看,行政权力和利益相分离、执法与收费相分离,是现代国家和政府的一个基本原则。税外大量的收费和罚款,在其他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是不允许的。现代治理较好的国家,绝大多数用严格的预算来控制政府机构的不合理增长。
我国则正好相反。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财政体制改革的滞后,加上没有建设现代财政税收制衡关系,导致由社会供养的机构和人员快速增长,地县乡靠乱收费和乱罚款维持运行,实际上成了吃饭和供养型的财政。在没有预算制衡约束的情况下,“吃皇粮”、“吃准皇粮”的机构和人员增长很快。
而错误的鼓励机制又进一步刺激了政府收费和罚款的增加。政府各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将许多收费和罚款进行了所谓的收支两条线改革,并且还实行超收奖励的体制,这就导致其千方百计、巧立名目地进行收费和罚款,最终造成企业和老百姓负担越来越沉重。
同时,乱收费成为政府机构膨胀的重要条件,而由于“吃皇粮”人员的快速膨胀,又导致了更多的乱收费和乱罚款,由此形成了机构人员膨胀和收费增加的恶性循环。
据介绍,全国由财政发放工资的有4700万人,由财政发放退休金的约1000万人,县乡村非编制但由收费供养的2000万人,三者相加即7700万人。据周天勇介绍,2003年GDP的1/5被供养人员所消耗。
乱收费和乱罚款最大的后果一是抑制了社会创业,由此也连带给扩大就业制造了障碍;二是由于预算外的收入支出不透明,也为腐败创造了体制条件。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