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09日
社会·法制
04

同窗爱心链狙击“铀水”绝症

文/钟华

“虽然我们没有足够多的钱,虽然我们没有更大的能力,但在我们之外还有那么多的昔日同学……”

2005年7月2日下午5点38分,来自湖南攸县的白血病患者欧阳宏经过骨髓移植的成功手术后终于从无菌仓里走了出来。他惊喜地看到,手术室外的走廊上守候着那一个又一个几年甚至十几年未能谋面的中学、大学时期的同窗好友。掌声与祝福使这位重获新生的年轻人热泪盈眶,同时也传扬着一个同学的爱心成功挽救一个由“铀水”诱发的白血病患者的感人事件……

救火后误饮“铀水”,“同窗丈夫”身染白血病

2004年3月25日下午一点多,6年前毕业于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的湖南攸县丫江桥镇司法所年轻的所长欧阳宏刚刚从外面回到办公室,电话就响起了:“欧阳,不好了,我们东桥村的山着火了。你赶紧向乡里汇报,想办法快来救火啊!”

东桥村地处高山地带,为了让那里的山民们早日过上脱贫的日子,这位整个乡机关里最高学历的公务员常常牺牲回县城与妻子、小女儿团聚的机会,帮助他们开发一个又一个致富的项目。每当村民有事,首先就会想到这个热心随和的年轻所长。因此火灾一发现,村民便直接向他报告了火情。放下电话,欧阳宏急忙打通119……20多分钟后,面对山林汹涌的火势,欧阳宏立即拿起砍刀带领村民在火舌的前方砍出一条隔离带。但由于当时气候干燥,火借风力势头猛烈,致使大火一时难以扑灭。可欧阳宏却始终奋战在第一线,从下午到晚上,又从晚上坚持到了第二天中午11点多。20多个小时的激战后,大火终被扑灭,近700亩的珍贵山林保住了。紧张的拼搏使欧阳宏早已口干舌燥,极度饥渴。这时他刚好经过路边的一口老井。他找来找去,终于找到了一个破旧的水桶和一根绳子。欧阳宏迫不及待地在这口老井里提上水,一口气喝得畅快淋漓。可他做梦都不会想到,这口老井竟遭受了铀金属的严重污染。

两天后,欧阳宏忽然感到发烧,喉咙如冒火一般。他便到镇医院看病。医生也说是重感冒,便开了药。吃药后病并没有好,而且头痛得厉害。在乡领导的反复劝说下,他才回到了县城的家。

妻子易蓉几年前湖南大学毕业,她与欧阳宏同是攸县高中的同班同学。1998年,恋爱几年的他们回到了家乡攸县,易蓉分到一家大公司,欧阳宏则考上了公务员。一年后他们有一个漂亮的小女孩。易蓉的好多同事都说她“找了一个很出色的‘同窗丈夫’。”这时,欧阳宏的最大的症状就是咳嗽不止,中医院医生在查过之后说:“是支气管发炎,用药就能缓解。”然而,吃药后仍没有丝毫的好转,他的病情反倒却在一天天地加剧。又过了几天,欧阳宏开始腹泻,医生又以为是肠炎,又接着用新的药物……到了6月份,欧阳宏又出现了皮肤发黄、全身无力的症状,妻子陪着他一起来到了县人民医院。当天,医生的诊断是:“根据血象的化验报告,你可能得的是白血病。”

仿佛一个晴天霹雳,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妻子说:“我的丈夫的体质一直是最好的,大学时还是个长跑运动员,还有三级运动员证书呢。怎么可能得这种病?”医生的反复询问中,先后排除了遗传等诱因,最后似有醒悟地说:“一定是喝了那口废井里的水所致,因为传说当年的铀矿曾造成了地下水污染,以前医院曾经接受过附近居民的类似病例。”他们又来到株州人民医院检查,结果还是“白血病。”

中学同窗:我们没有那么多钱,但我们还有那么多的同学……

欧阳宏说:“易蓉,这个病得上了就等于判了死刑。干脆就不治了,你和孩子以后要生活,我不能在死后给你们留下一堆债务啊。”在妻子的苦心相劝下,欧阳宏才答应在医院做维持性的化疗。但两方的亲属大都是偏远的农村,不论在经济上还是精力上都难以帮助。因此,当易蓉一方面急于张罗钱,一方面又料理丈夫的时候,他们高中时期的同学胡杰虹、邓鹏飞得知这一切后,毅然替她分担筹钱和照料的负担。

这两位同学一个在株州石峰区委组织部,一位在株州自来水公司工作,他们都是当年攸县第七中学的高中同学。同时,分别在攸县教育局和郊区公安派出所工作的高中同学易国胜、朱铁全等人也纷纷为欧阳宏跑前跑后。看到往昔的同窗如此热心卖力,欧阳宏和妻子激动不已。不久,欧阳宏的病情加重了,高烧和头疼不时地侵袭着他的身体。这时,他再次要放弃治疗回家:“让我回家,我要看看孩子……”这时,几位同学说:“虽然我们没有那么多的钱,但我们之外还有那么多的同学……我们已经相继通知了七中另外的一些同学……”

接下来,越来越多的高中时期及夫妻各自初中时的同学相继地来到了株州医院。这些曾分手十几年几乎未曾谋面的昔日同窗先后在这里相聚了。关钏、王玉玲、乔亚军、朱启永、程启楠、陈一词、郭瑞新……他们分别来自湖南攸县、株州、衡阳、长沙、桂东、湘乡等各地,他们带来了救治同学而急需的钱款,更带来了一份心灵的关爱。从几百元到上千元,大家所捐的数额不等,但大家却有着同等的真诚。此外,当年高中同届邻班的一些同学及欧阳宏训练时的队友们也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同窗友谊的关爱下,欧阳宏的化疗效果非常好。但到了9月,他的身体状态却急转直下,高烧不退,眼部有充血的痕迹。在十几位同学的护送下,欧阳宏来到了长沙湘雅第二医院。医生很快下了病危险通知单……

从大学同学到同学的同学,横贯全国的爱心链成功挽救绝症同窗

当欧阳宏的生命进入危险时期的时候,十几位同学们总以笑脸和轻松的谈话鼓励着他。一天、两天、三天……大家约定,一定让他保持乐观的心态,一定让他摆脱生命的危险。他们开始准备着手为他做骨髓移植。他们说:“费用我们正在努力。”

医生说:“先寻找合适的骨髓,亲人中成功的可能性最大。”当在武汉空军某部做连指导的欧阳宏的哥哥欧阳正平听说同学们都在为弟弟做努力的时候,很快来到长沙做血液配型。结果兄弟俩有三个位点吻合。医院说:三个位点的移植手术成功的可能性很小,有很大的风险性。于是只好另寻出路。

此时,同学们先后主动申请血液配型。几位在郴州、娄底等地的同学为配型还特意来到长沙。可是,一个个都没能成功,20多位同学的配型努力宣告失败。已经感到走向绝路的欧阳宏再次失去信心。同学们说:“欧阳,你要沉住气,你会有希望的!”“我们已经和你在长沙的大学同学联系上了……”这天,在湖南电力集团工作的谢志彬在得到欧阳宏的患病的消息后,这位曾与他一起就读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的昔日同窗立即赶到了医院。当他看到欧阳宏中学时期的同学们纷纷为救助他的生命而努力的时候,他激动地说:“我一定发动更多的大学同学,来一起救助他!”很快,谢志彬找到了长沙的另外几位大学时期的同学汪玉琪、舒畅、由义琳等。他们一边为欧阳宏筹备准备做骨髓移植的钱款,一边向中华骨髓库为欧阳宏申请血液配型……

很快武汉、长沙、广州、合肥、深圳的冉洪昌、郑浩、庄晓芒、李植、朱光大、刘丽妃、袁芳、李归一等先后来到长沙。此时,欧阳宏已经转院来到了长沙湘雅一院。看到一个个当年熟悉的面孔,欧阳宏一下子又振作起了精神,他没有想到,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他的同学们还能从远方特意来看他。谢志彬、朱光大等同学们说:“我们工作的时间还不长,每个人还没有太大的能力,但是在我们之外还有更多的同学啊!”

“同学们:当年我班优秀的同窗、学校运动员欧阳宏在勇救山火后误饮‘铀水’而不幸患白血病,现住长沙湘雅一院,准备做骨髓移值,请力所能及地伸出援助之手……希望你将此短信转给和你有联络的同班同学……”一时间,大学时期同学们的手机短信开始从长沙发出。此后,王萍、高志彬,刘兰兰等当年华中农业大学植保系一班的同学分别从石家庄、大连、南京等地来到长沙看望并捐助昔日同窗。在这种同学们的真情关爱下,欧阳宏的病情开始好转了。2004年12月,中华骨髓库返回的信息表明,那里没有欧阳宏所需要的骨髓。但是,同学们仍不气馁,仍在为同窗不懈地努力着……

在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部工作的同学冉洪昌在看望并捐助欧阳宏之后,又向当年植保系的同学们发出了这样的倡议:“……希望你将此短信转给和你有联络的植保系的同学们……”与此同时,远在北京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同学郑浩也通过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向系里的同学们发出了同样的倡议……

让人激奋的是,北京的郑浩生武汉的冉洪昌终于通过网络得知:北京航天医院曾多次成功地进行了三个位点的骨髓移植。这个消息无疑给欧阳宏带来了福音。冉洪昌在电话里兴奋地对欧阳宏说:“看来技术上解决了,余下的就是筹足手术费了。你放心,我们正在努力!”

同样让人感动的是,欧阳宏妻子易蓉当年在湖南大学的同学王正华(长沙)、吴晓利(北京)、张义民(北京)、吴丽燕(郑州)、袁媛(南昌)等也在易蓉、欧阳宏不知情的情况下向班、系里的同学们发出了这样的信息:“我班(系)的易蓉的爱人在一次大义救火后误饮了‘铀水’而患白血病……恳请大家,伸出友爱之手……”就像一个条无形的爱心链条一样,这对“同学夫妻”双方的同班、同系的同学们纷纷向欧阳宏伸出援助之手……眼看着各地的汇款越来越接近手术费的要求时,欧阳宏于2005年3月7日来到北京航天医院等待骨髓移植。而此时,在手术费仍有部分欠缺的情况下,武汉的冉洪昌和北京的郑浩等将此事联系给了长沙同学录网站,请求他们的援助……

很快,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等高校的许多同学校友们都通过这家网站被这份同窗情谊所感动,并踊跃地向欧阳做出友爱的帮助。一位捐款1000元、毕业湖南师大不肯留名的机关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对马滔说:“欧阳同学们的感人事迹让我联想到我的大学时代,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难以沟通,而同窗情谊就更显得珍贵无比。”2005年5月31日,在同学们的筹款基本足够后,欧阳宏进入了无菌仓。6月11日,由他的哥哥捐献的骨髓正式移植到了他的体内,几天后,各项医学指数表明。此次移值手术非常成功。7月2日下午5点38分,欧阳宏在白细胞等指数达到正常后,在几十位同学的掌声中,含泪走出了无菌仓……此时此刻,任泪水直流,没有语言能表达出他的内心感受,他只有用感激的拥抱回馈着同学们的救命真情……同学录网站的马滔说:“为了救助这位同学,这对夫妻的同学及同学的同学以及校外的同学共计1000多人献出了他们同窗的爱心,这是一桩史无前例的靠同窗的力量成功救助绝症同学的个案……(照片:欧阳宏近照)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