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10日
经济新闻
02

由卖钱到花钱的艰难跨跃

·丁军杰·

将家中废旧家电卖给小贩,这恐怕是许久以来大多数城里人处理废旧品的方式。如果有一天,规定人们不能卖钱而要花钱将废旧家电交给专门的处理机构,大多数人能接受吗?这就是目前我们在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立法中遇到的一个难题。

近日,有消息说,我国首部《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已进入审查阶段,今年内有望正式通过并强制实施。

有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约有500万台电脑、上千万部手机进入淘汰期。从2003年起,我国每年至少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600万台洗衣机报废。由于回收处理不当,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已开始对环境带来巨大危害。一些专家呼吁“电子垃圾猛于虎”,甚至把它与当年的“鸦片入侵”相提并论。

对于电子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早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如美国的一些州立法机构纷纷通过提案,要求顾客在购买新电脑等产品时,交纳每台10美元的“电子垃圾回收费”。

据悉,还处在审查中的我国首部家电及电子回收条例,将明确“谁生产谁负责回收”原则,规定生产者的回收义务。今后,消费者也有义务将废旧品交给经销商或生产企业回收,并为此负担一定费用。而对于中国广大消费者来说,由卖旧品到支付费用“买”回收处理,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转变过程。因此,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和自觉意识将是制约我国回收法规执行到位的首要难题。

法规出台难,而执行之路更难,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努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