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炒矿一夜造就千万富翁
张良(化名)每天都在盘算着什么时候出手刚刚接手几个月的煤矿,作为小煤矿经营主,他考虑的是马上赚1000万元还是经营一段时间再多赚一些。
在陕西北部靠近黄河的神木县,还有很多像张良这样的人,正在通过不断的转手煤矿经营权,迅速攫取高额利润。
“这个月买进1000万元的煤矿,也许隔一个月即可卖到2000万元,也有一夜之间赚千万元的。”张良说。
从去年开始,陕西神木县煤矿经营权突然紧俏起来。
神木位于陕西北部晋陕蒙三省接壤区,是面积最大的县。按照榆林市官方网站介绍,神木主要有煤、石英砂等矿藏。其中煤炭储量最为丰富,储煤面积4500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为500亿吨。
张良告诉记者,随着煤炭的紧缺,这两年神木“炒矿”(倒卖采矿经营权)盛行,最主要的外来炒矿者以浙江商人居多,大约占炒矿者的30%。其次,是当地一些比较富有的开矿者,也有利用银行贷款、高利贷炒矿的当地人。
神木“炒矿”之所以突然火爆起来,和这里独特的优势是分不开的:在矿下,基本测不到瓦斯含量,可以说没有五大灾害(水、火、瓦斯、煤层和粉尘),神木的煤矿规模开发有18年历史,基本没有出过大型事故;因为其煤层分布低,只需挖一个斜井开着拖拉机就可以将煤运上来,挖煤成本低廉;且地处偏远山区,监管部门有心无力。
“今年年初我们1600万元买了一家煤矿,现在能卖3000万元。我们这个矿6个月就能收回成本,我们打算再赚回两倍的成本就把它卖掉。”张良说,“炒得比较好的浙江商人,其一年的纯利润就上亿元。”
按我国法律规定,矿山企业转让采矿权,必须经省级以上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审批,必须缴纳采矿权使用费、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等。而事实上,为了避免这些手续,神木的炒矿者与煤矿原法人会签订两份合同,表面上签订长包合同,以防上面监管机构查处,私下再签订一份转让合同,双方达成协议,如果以后出现任何事故,全部由购入者负责。
盲目的炒作引起了专家的担心。“目前炒矿已经达到了盲目的状态,买矿的人可能对资源储备量、条件等都不是很清楚。”西安科技大学李龙青说,“靠近黄河边的煤矿因受水位影响,可能资源并不是很多,且分布复杂,如果冒险在水下开采,存在安全隐患;此外多数人开矿是借来的钱,希望很快收回成本,在安全设施方面投入较少,所以人身安全无法保障。” (孙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