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走向何处
·康曼·
60年前的8月15日,在中国人民经历了八年浴血抗战之后,日本宣布投降,这一天也被称为日本战败日。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给中国和其他亚洲邻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遗憾的是,60年后,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却竭力歪曲历史,否认甚至美化对邻国的侵略。这种错误的历史观不利于日本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日本与邻国关系的未来。
近年来,由于日本社会右翼思潮严重泛滥,在参拜、历史教科书、慰安妇等历史问题上,日本政客屡屡“挑战极限”,竭力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数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导致日本同邻国的关系跌至历史低谷。小泉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更助长了日本政界保守倾向的日趋严重。今年5月,日本政要甚至叫嚣“甲级战犯无罪论”,企图否定东京国际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的审判。
为什么日本国内频频出现右翼势力否定历史的言行?为什么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认识屡屡倒退?这是与日本政治气候密切相关的。一方面,右翼思潮泛滥,必然导致一些政治家为争取选票而迎合这种思潮;另一方面,某些政治人物错误的历史观也必然会助长社会上右翼势力的膨胀。因此,政治的右翼化与社会思潮的右翼化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二者结合的结果很可能将日本引向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