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者的约会
羊白
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爱读书,却没有学问。他们觉得奇怪。言下之意我的书是白读了,浪费时间也浪费金钱。还求善求美。即便是“真”,那些写在书里的真理,也只是别人的真理。别人的真理可以转述,但要想真正变成自己的,谈何容易。当你和真理一起说话的时候,我只听你的,而不听真理的。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求知的欲望没有年少时那样孜孜不倦了,求善求美的愿望却日渐浓厚。在吐气如兰的纸页间行走,充分享受知识和艺术的阳光雨露,白水黄沙,同智者神游、与命运同悲。说白了,我的读书只是一种松散的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说得好听是“得其神而弃其形,摄其味而略其肉”;不好听,不求甚解。我一介工人,不用去考研,评职称,没有什么功名可言,纯属个人兴趣,在业余时间读读书,消受时光。这种生活方式不光荣,却也不是什么堕落的事情。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深入,明显感到生存的压强在增大,有那么多身边的人在下岗,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事情在发生,有那么多张嘴,在你身边呼哧呼哧喷气,说着别人的财富、艳遇,让你的心情受到压迫。好不容易,下班了,有一片自己的小天地,多好!烦闷时,可以看看报纸,翻几页杂志;心静时,读本小说;多愁善感时,读几章散文;思维清晰敏捷时,试着读读哲学家的作品,比如尼采的《查拉图斯特如斯说》,萨特的《恶心》;静到极致时,欣赏两首好诗;有所思悟时,则不妨拿起笔,让它在纸上游动。
喜欢读书的人大多性格孤僻,少朋友,不善交际。我就是这种人,独活虫一个。可我不觉孤单。我觉得和书中的人交朋友更直接,更真诚,也安全。你想想:下一个夜晚,你将和谁相遇?和他(她)交谈些什么?你是否会喜欢上他(她)?或者更进一步地爱上他(她)?这全凭缘分和造化。我喜欢这偶然的相遇,有一丝神秘和浪漫。时间和空间在这里被彻底洞穿,一切都是安静的,流水般清澈自然。文字的下面,是冷暖自知的游鱼,不断在发生,有随时在消失。谈得来,则谈;谈不来,撒手翻过,不必负疚牵挂。幸福在于:一旦你爱上了某个人,就会身不由己地和他(她)同喜同悲。你可以活在任何一个年代里,和任何一个人约会,包括未来,包括恶魔、上帝、死亡这些永恒的话题。
希尼说:“我写作,是为了认识我自己”。那么我读书,是为了认识别人,在和别人约会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它不能给我富贵,虚荣,但它给我安宁,给我温暖,和恋爱中的男人所具有的那种可贵的温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