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导读
柳暗花明又一村
——改制中的兵工物资西北公司纪实
中国兵工物资西北公司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兵工物资总公司设在西北地区的物资供应和管理机构。近半个世纪来,公司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出色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工作任务,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特别是兵器工业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1995年,“双轨制”模式取消后,各企业自主订单权随之增加,在军工企业,公司除了还能保证一些“缺料”物资的供应订单外,几乎没有其他谋财之道。没有了订单,公司效益也随之江河日下,甚至在1997到1999年两年间,出现职工工资只能发70%的窘迫局面。1999年,公司新的领导班子上台后,顶住各种压力,对产业结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将单一的物资供应产业模式,调整为宾馆经营和物业经营为主、物资贸易为辅的产业结构。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公司的这一系列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去年一年,兵工宾馆便为公司创造纯利润156万。公司“两办”主任回忆说,2000年的第一个黄金周,招待所开始对社会开放,由于当时只有普通间:一间两铺,也没有卫生间,因此,一人次住宿费,只能定位在5、10、14元/天不等。尽管当年黄金周7天的住宿率高达110%,可一结算竟然亏损!,公司经多次干部会议讨论,决定把招待所改为宾馆。为了凑齐改造资金,公司一方面向兄弟单位借款200多万,另一方面动员职工集资。可迟迟没人响应。公司两办主任告诉记者,当时,不少职工对改造宾馆的前景不是很看好。为此,他们召开了两次职代会、,反复向职工宣传,最后在中层干部每人集资最低5000元的带动下,公司职工集资70多万。
钱凑齐了,2000年10月份,公司着手宾馆改造。首先,他们将招待所原有的普通间进行三合二改造:即两间合一间,改作客房,另一间改造为卫生间。经过改造,原来的普通间被70套标准间代替,这使宾馆有了雏形;其次,在购买必备品时,把节约放在第一位。在购买过程中,他们都要经过反复核算成本,即使最不值钱的牙膏、牙刷,他们都要一件一件的精心核算,货比三家后,选最实用、最省钱的。这为公司节约了不少资金;再次,向管理要效益,宾馆重新开业后,公司让懂经营的原金属处处长赵珉担任宾馆经理。赵珉上任后,多次去西安建国饭店、万年饭店等3星级以上的饭店参观学习,逐渐由一个门外汉变成一个懂经营、善管理、合格的宾馆经理。同时,公司还不定期组织培训班,加大对服务员的培训力度,以求能更周到地为顾客服务。这几年逐年递增的利润便是管理有方的验证,2001年的第一个黄金周纯收入就达5万元,当年累计纯收入97万;2002年为110万;2003年137万。
如今,公司20多套门面房,每年租赁费收入就80多万,去年兵工宾馆纯利润达156万。这对于一个只有96名员工的公司来说,已是不菲的收入!
实习生 曹卫星 见习记者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