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涨价“殃及”百姓
现代社会,原油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吃、穿、住、用、行无不与油有关:代步工具,私家车用油;做饭的液化气是石油的附带产品;穿的衣服、用的塑料制品大多以石化下游产品为原料。因而,可以说油价上涨,百姓“遭殃”。
吃:价格全面上扬
油价上涨,运输成本提高,生活必需品价格不可避免受到冲击。近日,记者就“柴、米、油、盐”等价格同去年同期相比是否偏高?采访了一些市民,结果是:不少市民反映,液化气、肉、蛋、米、面等都比去年贵了!
“古为柴,今为气”。如今,不论城市还是农村,许多人家生火做饭都离不开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记者从西安液化气公司获悉,目前,日消耗量100吨左右,西安市区60余万液化气用户(天然气和煤气户三四十万)主要为城内、城郊和城中村的中下层居民。油价上涨,影响到了人们做饭的成本,目前液化气出厂价格约为4400元/吨,12公斤的成本就53元。西安液化气公司一负责人说“成本加上运输费、储藏费、分装费、员工工资,现在售价63元已经是很低了!”可8月5日,当12公斤液化气由58元调至63元时,液化气用户反映尤为强烈,家住西安南郊鲁家村的冯先生说,2003年11月份,一罐12公斤的液化气,最贵时才42元,现在不到两年,就涨了21元。“我家三口人,平时省一点,12公斤最多能用40天,如果三餐都用液化气,就只能用30天左右。”家住西安市东郊金花北路家乐超市附近的王女士说“现在,每月液化气就要多开支20多元!”
除了液化气,米、面、油、盐也全线涨价了。家住和平门附近的王秀珍女士说,她感觉今年的蔬菜比去年同期贵了1到2毛钱。“去年的秋黄瓜,六七毛钱,可现在超市已经卖到一块多了。”家住文艺路的黄女士也有同感,“去年的米价在1.1元到1.3元之间,可今年一些散装米都卖一块四了。今年的猪肉特别贵,去年后腿肉才六块多钱,如今已涨到七块六了。”西铁局的刘先生对记者说,“鸡蛋、鱼都比去年同期贵了,一条鱼去年同期就三四块钱,可今年就要五六块了”。
穿:不知不觉中涨价
可以说哪一天石油枯竭了,我们将面临衣不裹体的危机。据了解,我们穿的衣服90%为化纤制品,袜子不是涤纶、就是锦纶,鞋子塑料合成革制品比皮制品多得多……
原油涨价,必然导致化纤、涤纶、锦纶、纤维等服装原材料的价格大幅度上涨,加之,现在西安市场的服装以广东、浙江、福建品牌为主,在货运成本几乎翻了一番的今天,西安市场的服装价格岂能无动于衷!走进西安市东大街一些服装专卖店,以前熟悉的39、49元衣服不见了,代之以59、79元。在轻工市场一服装专卖店,一姓王的女士说,“现在轻工市场百元以下的服装很少见了,以前七八十就能买到的衣服,现在就需一百一二。”
因为成本增加,西安市场的服装、鞋子的价格到底浮动了多少?在东大街李宁品牌专卖店,准备为上高二的儿子买双旅游鞋的宋女士说,“鞋子有没有涨价,消费者很难界定!如:在一些大型鞋店,都有百元以下区域,现在成本提高了,商家把一些百元以下的鞋子放到百元以上的区域,消费者根本看不出来!”
住:涨价源自原料吃紧
买房是大头,可装修也需要不小的开支。据一些装修师傅讲,装修没有上限,120平米的房子,简单装修五六千就够了,可也有人花二三十万的,“中等装修,大概要花两万多。”如今装修房子的原料:木地板、油漆、乳胶漆等不同程度的涨价,使市民在装修过程中额外开支几千元。据西安市大明宫建材家具城一些装修店老板讲,由于能源短缺,加之货运公司集体涨价,“于去年同期相比,油漆涨价17%左右,涂料出厂价增长6-15%,木地板出厂价上涨了60%。”
据了解,市民们喜欢的重蚁木(即俗称的紫檀),去年年底是每平方米210元~220元,现在西安市场打过折后是295元;铁线子(即俗称的红檀)去年价格是每平方米210元~230元,现在已达298元。可以说实木地板涨价增加了家庭装修的开支。在西安市南郊城南锦绣买了套120平方米房子的同先生告诉记者,他的房子大约需铺地板80平方米左右,若使用重蚁木,原来的费用约为1.68万元,现在则需2.36万元左右,“这一项就比去年多了6800元。”
用:涨价蠢蠢欲动
用石化下游产品作为原料的企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成本增加。这使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必需品:服装、塑料制品等的零售价不可避免的“水涨船高”。
近日,记者走访了西安市一些大型超市,调查生活必需品近半年来是否涨价?结果是:大部分商品仍是维持原价,但也有涨价的,在家世界建东街店,文化休闲部负责儿童玩具销售的冯增雪告诉记者,儿童玩具有的确实涨价了,“前不久,十片装的智力玩具地垫就由8.9元调至9.8元。”在西安市康复路批发市场,记者以批发商的身份暗访了一些塑料制品批发店,结果是涨价无处不在:塑料制品单件批发价上涨幅度在5分至1块不等:一包30支的梳子,每支涨了5分钱;60公分的多用盆,单价也由去年的3块钱,涨到现在的4块8;每箱35包,每包10支的晾衣架,涨了12块钱。水涨船高,塑料制品的零售价也“被迫”抬高,在西安市的一些塑料制品零售店,店主反映,塑料制品零售价普遍涨了5毛钱。
行:有车族大喊“油太贵”
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安市私家车的数量与日俱增,西安市车辆管理所统计数字显示,西安市目前约有30万辆私家车。如按600万人口计算,西安市每20人就有一辆私家车。8月20日中午1点钟左右,记者特意观察了一下钟楼十字每分钟的私家车流量,结果是每分钟约56辆。油价一涨再涨,私家车主怨声载道:在西铁局机关上班,今年年初刚买了辆“千里马”轿车的阎先生说,他的车主要是上下班用,从西铁机关到北郊凤城五路,年初93#是3.92元时,每月油钱是250元左右,现在每月就要300元,“不到半年,油钱每月就要额外开支50多元,真的受不了!”阎先生的苦楚,也许可以反映了大部分有车族的心声。
油涨价后,私家车每月要支出多少“油费”?2003年,油价上涨以前,西安市场93#汽油,每升是3元,经过数次涨价后,如今已“高达”4.19元。以私家车中较普遍的普桑为例,60升的油箱,每次约加50升油,现在加一次油,比起两年前,就多出59.5元。如果只用做代步工具,每天上下班从小寨到张家堡,来回30公里,以10升/100公里耗油量计算,几乎每两周就要加一次油,一个月下来,加油费就得开支419元,比起两年前,就多支出118元。
私家车主还算小资,他们还能接受目前的油价。可以摩托车为代步工具的工薪阶层,确受不了油价的飞涨!在西安市南门内一酒店上班,每月能拿1000元左右工资的杨先生说,他的摩托车现在加一箱油,就要15块钱,但只能用5天。“这比坐公交还贵呢?油要是再涨价,我看就要改骑自行车了!”这也许代表了不少摩托车主对油涨价的看法。
一句话,油价上涨,一涨百涨:由于原油价格上涨,货运成本增加,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将“坐飞机”;由于建材成本玻璃、涂料、油漆等价格“水涨船高”,房价可能再次上调;由于原油涨价……
实习生 曹卫星 见习记者 薛生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