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23日

陕西工人报职工摄影 云南大马帮 跋山涉水来 勇者无畏 移民户:人变勤 家变富 鏖战风采录

当前版:第A3版:职工摄影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版  下一版
版面翻页
职工摄影
03

勇者无畏

“我飞起来了!我成功了!”当滑翔伞离开地面,升向空中的那一刻,王新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忘形地喊着。

今年四十多岁的王新江从事滑翔伞运动只有两年多,在接触到滑翔伞前他对这项运动根本不了解,是经朋友介绍才略知一二的。但当看过别人飞后,王新江坐不住了。飞到高空究竟是怎么样的感觉呢?强烈的好奇心和渴望挑战自我的信念占了上风。

飞滑翔伞必须要有专业用品,除了伞以外,伞服、伞靴、伞包、头盔、对讲机、海拨表等一样也不能马虎。从开始飞滑翔伞到现在王新江所花费的金额粗略算来也有4万多了。除了昂贵的投资,飞滑翔伞还需要正确的操作和熟练的技巧,不仅要胆大还要心细。并非像看起来那么简单。王新江就曾因操作失误而导致大腿骨折。

治疗养伤中的王新江,依然乐观、豁达、积极。他骨子中的坚韧,不服输的劲头或许是从父辈身上传承下来的。他的父亲是老八路,在战场上和小日本鬼子短兵相接过,数次荣立战功,是位响当当的硬汉。当初王新江飞伞,全家人反对,只有老父亲赞成支持。“在空中的感觉美极了,心灵能得到净化。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你单纯得像个孩子。”

滑翔伞源于法国,是近几年才开始在中国流行的,北京、上海、深圳这三大城市已经初具规模,发展也比较快。相对而言,陕西的发展较为薄弱。在西安,有像王新江这样一群人,他们热爱滑翔伞运动就像热爱自己的生命一样,为此还成立了“川岳滑翔”伞友俱乐部,在这个俱乐部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近乎纯净,没有人在乎你的职业,甚至连真实姓名都可以忽略不计,互相只以外号称呼。在这个常常以利益至上的社会里,这种恍若世外桃源般的交流方式令人羡慕,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勇于挑战自我的人们对滑翔伞运动由衷的热爱和执着。 ■柳影 刘劼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