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24日
头版
01

四十功名尘与土

——记航天科技集团公司504研究所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完成了使命,当人们还沉浸在神舟五号成功发射的喜悦之中时,我们的航天科研人员已经在为神舟六号的发射做准备了。

神舟六号要新增一个功能设备。承担此项目研制任务的就是航天504所。这次项目攻关难度大、研制时间特别短,按照要求,504所要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初样、正样两个阶段两种产品状态的研制。为此504所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研制小组,大家通力合作,克服困难,发扬了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全力以赴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工作组成立之初,从整个计划中发现,频偏补偿模块的研制是一个难点,为了确保短线,保证项目的研制进度,科研人员把频偏补偿模块按照单板进行管理,对27块单板的工作进行细分。物资保障部门也派专人跟踪,提前解决了频偏补偿模块中发生缺料的问题。为了突破一个个技术难点,科研人员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即使是节假日也没有人提出休息,力争早日攻克难题。今年6月,504所如期顺利地完成了任务,确保了该套设备按时装船,扫除了神舟六号准备工作中的一只拦路虎。

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迈出了中国探索太空的第一步。到目前我国已建成了较高水平的应用卫星体系,中国的航天事业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在这些辉煌成就之中,饱含着504所几代人四十年的艰辛探索和付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504所创建于1965年,是我国从事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及电子系统与设备、飞行器测控和卫星应用电子系统与设备研制的骨干单位。在这四十年里,504所为我国自行研制并成功发射的六十多个空间飞行器,提供了大量星上有效载荷系统和地面测控设备,为我国空间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建国初期,研究所在电子技术应用基础理论、双频卫星遥测测轨系统、机载跟踪雷达、机载防撞雷达等技术领域相继开展了技术攻关,研制的机载精密跟踪截击雷达填补了当时国内空白。与此同时,研究所还成功地与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了乐曲地面接受系统、地面天线转台和相关配套设备,为开创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纪元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卫星的各系统中,有效载荷是卫星的核心部分,不同用途的卫星主要区别在于装有不同的有效载荷。卫星有效载荷是卫星功能、水平和用户使用要求的重要体现,它的性能决定了卫星应用系统的水平。1975年,504所在我国卫星有效载荷与测控跟踪技术领域创造了多个第一。同年,我国开始研制东方红二号实验通信卫星,504所承担了转发器、天线、和测控应答机等三个分系统的研制。科研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十年磨一剑,终于圆满完成了研制任务。研究所研制的有效载荷,为实现卫星的通信功能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八十年代中期,我国开始研制风云一号极轨和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研究所承担了风云二号卫星数据传输、云图广播转发系统和测控应答机的研制。风云二号卫星发射成功后,有效载荷系统向地面传回了大量高质量云图资料,在我国天气预报、环境检测和自然灾害预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经过几代人四十年的不懈努力,研究所的研制能力和环境面貌得到了很大改善。504所配备了大量先进的卫星有效载荷产品设计、制造和试验设施,已成为我国具有相当实力的空间飞行器有效载荷研制基地。 本报记者 蒲婧怡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