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工人报官方网站 | 陕工网首页 今天是
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陕工网(029-87339475)
出版日期:2005年08月30日
企业新闻
02

在凡与不凡间生活

——访西北科技大学教授窦忠英

(上接一版)国内科学界沸腾了,这标志着我国在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体外培养人工器官成为可能,为在临床上治疗某些心脏疾病打下了重要基础。国内许多大型医院纷纷表示愿意和他合作研究。

接触过窦忠英的人,说他沉默寡言,和他一起进京参加劳模大会的劳模们也感觉他话少,记者初次见他时也有类似感觉。说起获得的各种荣誉,他总是说,自己做的还不够,再不愿多谈。提到科研成绩,他总归功于课题组同事的努力和领导的支持。可一说起科学上的事,他的话不仅多,而且解说十分仔细,连术语用的字都要反复说几遍,直到你弄懂为至。他现在是陕西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目前研究室在人类胰腺干细胞、表皮干细胞以及角膜上皮干细胞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其中角膜干细胞研究成果有望进入产业化阶段。2004年,窦忠英率领的课题组有三项成果通过了鉴定,申请了6项国家专利。其中的牛胚胎干细胞研究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繁忙的科学研究和实验中,窦忠英还先后主持了“973”、“863”攻关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国家一级学报和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近70岁了还带着近40名研究生。

按说,他现在是名人,应当具有一定的生活水准,可窦忠英一无专车,二无巨额存款。上班靠两条腿步行。出差,近的坐班车,远点用学校的车。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用科研经费买辆车要十几万,加上油钱、养路费以及司机工资等等,一个月要花上千元。出趟短差,租车一次300元,就算一月一次,一年才3600元,划算多了。他的出差原则是,能坐火车的绝不坐飞机,一个目的省钱。是窦忠英没钱吗?不是,他手里掌管着科研经费,以他目前的身份和影响买辆车不算啥。车没有,自己的腰包也不鼓。窦忠英没有用自己的成果投资办公司,给自己谋福利,一直在为“公家”干事挣工资。相反,为了鼓励实验室年轻人的创新精神,2002年他把学校奖给他的20万元全部拿出,设立科技奖励基金,去年,奖给做胰腺干细胞研究的研究生2000元,人工角膜上皮干细胞研究生5000元。

说起节约,窦忠英对学校里一些将生活用水多次利用的老教授十分钦佩,连称自己做得不够。和记者才谈完话,他亲自上前关闭空调。他常提醒研究室同事和研究生,试剂、药品一定要节约,办公室的水电也要省着用。“一滴水、一度电、一顿饭都应当节约。”窦忠英对国人点了菜吃不完看不惯,他笑着说,其实,请客吃饭一碗面条就够了,问题是多数人放不下面子。在国外,请客也就是一菜一汤。他强调,节约不只是钱的问题,而是对社会资源的节约。

本报记者 赵阳

放大 缩小 默认